寺院廟宇
大社 觀音山 大覺禪寺
觀音山大覺禪寺,或稱大社大覺寺,簡稱大覺寺,舊名翠屏巖,是大社觀音山風景區內的佛寺。 相傳清治時期康熙年間,有蘇、林兩姓為卜葬祖先,各聘風水師尋找墓地。 先來觀音山的風水師找到一處穴眼,斷定為「將軍座帳」寶穴,就在穴眼埋方孔錢作標記; 後至的風水師,也相中此地,認定為「國公點兵」寶穴,在穴眼釘鐵釘為記號,巧好釘中錢孔。 動土當日,兩方爭執都是自己先相中,各埋有銅錢和鐵釘為信物。 鳳山知縣楊芳聲裁決 […]
再訪— 朴子 配天宮
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嘉義縣朴子配天宮,是全台著名的媽祖廟宇之一,期間歷經多次改建整修, 目前配天宮建築是在日治時期約1915年所建,是嘉義縣各廟宇中唯一採兩組匠師對場創作的廟宇, 由當時漳州名師陳應彬與郭塔所主持。 除了建築雕刻的講究外,廟內兩座由一代交趾陶宗師葉王所做的千里眼、順風耳堪稱鎮廟之寶; 另外配天宮前殿三幅門神,也是日據時代知名彩繪匠師蔡草如作品,彌足珍貴。 百年古蹟朴子配天宮在歷經四 […]
社頭 枋橋頭 天門宮
枋橋頭天門宮創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道光年間創立七十二庄聯庄組織,共有開基祖媽、湄洲媽、大媽、 武東保大二媽、武西保大二媽、武西二媽、二媽、聖三媽、三媽等媽祖會,信仰範圍橫跨彰化、南投。 枋橋頭天門宮為南彰化地區首屈一指的老廟, 枋橋頭天門宮的位置,不在現今的社頭市區裡,而是在社頭市區的西北方, 從永靖,田尾往社頭的舊路,與社頭銜接地方。 從這條路進來,沿途除了農田景色外,相互緊鄰的屋舍 […]
鹿港 龍山寺之 暮色篇
相傳鹿港龍山寺創建年代為明永曆年間, 鹿港龍山寺之肇始,應係泉州先民移民來台時,自安海龍山寺迎請觀音菩薩佛像, 於鹿仔港舊河道邊結廬為寺。 鹿港龍山寺遷建前原址所在,舊地名「暗街仔」,即今大有街,目前巷內存有一塊「唵嘛呢叭彌吽」碑。 遷建前之舊寺文史止於耆老口傳,今已不存,相關史料記載付之闕如,尚待進一步考古發掘。 乾隆四十九年(1784)鹿港開為「正口」(清朝官方正式設立的港口) […]
晨光中的 鹿港 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係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由天后宮分靈分香出祖的大廟宇眾多,終年香客不絕。 清晨中來到天后宮前,感受到的是另一種難得的靜謐氣氛…… 明永曆元年(1647) 鹿港與中國大陸沿海城鎮之間的貿易往來已經相當的頻繁, 當地民眾為求商船往返海上平安, 故集資建造了鹿港天妃廟(亦稱「北頭聖母廟」)供奉天上聖母, 其遺址在現址北側三條巷(古地名「船仔頭」)。 […]
再訪— 豐原 慈濟宮
豐原早期名為葫蘆墩,是因此地最早為平埔族葫蘆墩社所居住,又剛好地形上由大甲溪漂流沙所堆積成三個小土墩, 遠處觀看形似葫蘆,漢人移民也以此來稱呼,著名的葫蘆墩圳流。 清乾隆中葉有漳州人來此開墾,漢人進入墾拓而逐漸形成街市…… 慈濟宮首次登上歷史舞台,是在乾隆42年(1777) 以「觀音亭」的名稱開始。 與其他古老媽祖廟相似,媽祖的香火由僧人與觀音菩薩信仰一同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