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廟宇
大直 正願禪寺 石佛群
正願禪院前可眺望台北盆地,今日展望佳,雪山山脈清晰可見, 只可惜捷運只能從底下樹叢的縫縫中瞥見。 沒多做停留,往正願寺後方走去,在一道石牆前,找到石佛十尊。 正願寺石佛造像以及其番號和所屬寺院, 十尊石佛分別為弘法大師、三十四番種間寺、廿八番大日寺、文殊菩薩、 三十七番岩本寺、三十八番土經國金剛福寺、三十二番平等寺、三十六番青龍寺、 十九番立江寺;其中弘法大師有兩尊。 正願禪院的石佛屬於四國八 […]
再訪 大溪 蓮座山觀音寺
從大溪武嶺橋上往大漢溪南望,可見到東岸溪濱有一座獨立山頭, 被喚作「蓮座山」、或「一品名山」。山上的蓮座山觀音寺寺名又稱為「大溪觀音亭」, 一說建於嘉慶三年(1798),一說為嘉慶六年(1801)。 清治時期,該地康安里為大溪山城的外圍村落,由清軍、義勇兵架設柵欄戌守 ,稱為「內柵」,負責監控復興與大溪之間的交通瓶頸,以防原住民或盜匪來犯, 保護木材、樟腦油的運輸,並以該寺為信仰中心。 通往山上的 […]
大埤 三山國王廟 建築之美
大埤三山國王廟,俗稱太和街三山國王廟,位於今雲林縣大埤鄉大德村新街20號。 為大埔地區潮州移民發展的歷史見證,與彰化平原廟殿工藝之大成。 三山國王廟所在地舊稱為「太和街」,民國時期改稱「新街」,故稱為太和街三山國王廟。 根據當地傳說,清康熙13年(1674)時有潮州人張忠義(生卒年不詳)帶三山國王神像來臺,奉祀於街中自宅。 當時太和街瘴氣未除,民眾多染疫病於是祈求三山國王神威庇佑,結果病者皆 […]
鹽水 護庇宮 建築之美
鹽水護庇宮主祀天上聖母,是鹽水地區的公廟。 該廟又稱月港護庇宮、鹽水媽祖宮,所在的中正路古名即是「媽祖宮街」。 鹽水區,古稱「大龜肉庄」,由於地處八掌溪和急水溪兩溪沖刷的三角地帶平原上, 地形略微彎曲,狀如新月,因此古名「月津」或「月港」,是清代周邊平原區的政經、 交通及軍事中心, 「一府、二鹿、三艋岬、四月津」的台灣俗諺, 說明了鹽水的重要性,繁華一時。 隨著港口淤積,鹽水港漸失功能,惟往昔遺留 […]
通霄 慈惠宮 建築之美
通霄慈惠宮創建於道光年間,自1837年立爐,主祭祀天上聖母, 而它同時也是這以客家族群為主流的區域之中,極為罕見的幾間媽祖廟之一。 除了它本身的文化特殊性以外,慈惠宮屋頂上朱朝鳳的交趾陶作品, 其品相至今仍維持得甚為完整。 根據通霄鎮志記載: 「通霄」一名由來,原是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之「風呢樣」〈Honeyan〉, 一名「屯消」〈Tonsuyan〉社之所在。 此外,又有一說:在清代時,因本鎮昔日 […]
再訪— 關渡媽祖廟 (下)
道光3年(1823)台灣經歷了一次嚴重的颱風,關渡宮建築也因此受創嚴重, 管理人陳愿淡等以廟產二千四百元,與庄民捐款四百元,於隔年的十月進行重修, 當時的石窗和裙堵石雕仍被保留,且有「同邑太學生高國基敬奉」、「廣東饒邑 鴻崗許國良敬立」、和「弟子臺長生敬奉」等落款, 其中高國基、許國良為漢人,臺長生為平埔族原住民, 說明關渡宮一直是閩、粵移民及當地原住民的共同信仰廟宇。 道光4年,是關渡宮在清 […]
再訪— 關渡媽祖廟 (上)
據《諸羅縣志》所記,關渡宮創於康熙51年(1712),謂: 「天妃廟:一在外九莊笨港街。三十九年,居民合建。 一在鹹水港街。五十五年,居民合建。一在淡水干豆門。五十一年,通事賴科鳩眾建。」 關渡宮是臺南以北歷史僅次於北港朝天宮的媽祖廟, 信徒遂有「南有北港媽,北有干豆媽」的諺語流傳。 鳩眾建廟的賴科是當時主管北臺灣「大雞籠社」(基隆及北臺灣沿海地區)原住民的通事, 他的職權是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收取餉 […]
木柵集應廟 石雕之美 (下)
清康熙年間,福建省安溪縣大坪有高、林、張三姓移民,前往台灣北部, 由大坪集應廟奉請尪公(保儀尊王)聖像、夫人媽(保儀尊王的配偶,封「申國夫人」, 又稱尪媽或尪娘)聖像與香爐,隨行護佑,議定三姓輪流奉祀, 而後三姓人士各自開墾, 分別遷居北投、淡水、景美、木柵、大安、新店、深坑、石碇各地。 清咸豐三年(1853)發生頂下郊拚事件,台北情勢嚴峻,三姓人士決議分家避禍, 取出三聖物:尪公聖像、夫人媽聖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