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 大湖 法雲禪寺
大湖法雲禪寺,簡稱法雲寺,是位於大湖鄉富興村、觀音山上的曹洞宗佛寺, 為台灣佛教四大法脈的法雲寺派本山,開山祖師乃覺力法師。 此寺建立由來,是當地大湖吳姓家族為撫慰在清治開墾當地時,與泰雅族衝突 傷亡的先靈,遂由參學僧妙果法師在1913年邀請湧泉寺監院、曹洞宗第四十八代法子 覺力法師來臺灣,同年向臺灣總督府申請在大湖觀音山建寺,破土興建。 建寺為林朝棟、吳定連等所發起,並設寺產農田四、五甲,租用公 […]
大湖法雲禪寺,簡稱法雲寺,是位於大湖鄉富興村、觀音山上的曹洞宗佛寺, 為台灣佛教四大法脈的法雲寺派本山,開山祖師乃覺力法師。 此寺建立由來,是當地大湖吳姓家族為撫慰在清治開墾當地時,與泰雅族衝突 傷亡的先靈,遂由參學僧妙果法師在1913年邀請湧泉寺監院、曹洞宗第四十八代法子 覺力法師來臺灣,同年向臺灣總督府申請在大湖觀音山建寺,破土興建。 建寺為林朝棟、吳定連等所發起,並設寺產農田四、五甲,租用公 […]
傳說大香山仍為荒山野嶺時,晨昏常會散發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附近居民遂稱之為「大香山」,慈音巖即處於其中。 慈音巖的前身─「觀音禪寺」,主祀觀世音菩薩, 民國六十七年起開始籌劃並逐步擴建,成為如今巍峨的大道場。 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貫道各組線負責人如張培成、祁裕修、 陳鴻珍、薛福三、高斌凱等各位老前人及老領導林枝鄉點傳師齊集大香山 慈音巖成立聯誼會,著手研究一貫道立案事宜。 七十四年六月 […]
土庫順天宮約在清順治年間草創(土埆厝); 據鄉人耆老訪談錄載自清初即有小廟。 清道光年間,有七房林喜捨廟地一所,以許際昌,怡德號,德茂號,林洽源、 陳世澎、許光地等行郊為助,集資大銀七千零八十五元,在道光十四年(1834)間 動工興建前殿。六年後(1840)興建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 此次修建留有古式石香爐; 道光十四年(1834),彰化縣二林洪郁文敬獻的供桌一張,今在後殿。 咸豐二年(1852) […]
中正路的濟德宮,俗語稱之為「大厝媽祖宮」。 濟德宮,俗稱汐止媽祖廟、水返腳媽祖廟, 位於新北市汐止的媽祖廟。 1937年汐止神社落成啟用,日本人都市計劃,埋水管,開路……等理由 強制原本位於溪邊的濟德宮遷往「靜修禪院」旁的小山麓,目的是要聚集神社人氣, 排擠民間,宗教信仰。 光復後,汐止街長李朝芳,請陳燦能來主持,於現址募款重建, 是時香火鼎盛,廿四堡至十分寮、平溪皆有 […]
汐止忠順廟,俗稱汐止雙忠廟、汐止安公廟,主祀保儀大夫。 2018年5月17日以「汐止忠順廟及神社石燈」名義公告為歷史建築。 清治時期,泉州安溪陳姓移民奉保儀大夫金身在汐止開墾, 後由蘇姓仕紳奉祀,清末時由蘇樹森(人稱「蘇大老」)繼承, 奉祀在自宅正廳。 按 : 蘇樹森,生於清道光3年(1827) ,地方上皆稱「大老」。 清咸豐10年開放滬尾(淡水)、安平二港通商,茶、糖、樟腦三項經濟作物, 成 […]
相關傳說烘爐地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後方的山區, 又名「南勢角山」,標高302公尺,山中有許多寺廟, 成為信徒朝聖的旅遊聖地。 烘爐地為天上山列延伸最東端的山頭,山頂平坦開闊、視野遼闊, 也吸引眾多登山健行的人到此一遊。行經北二高中和路段的開車族, 可以看見山頭上巨型的土地公像。在這個位置不但可以俯視台北盆地及大漢、 新店二溪,遠眺觀音、大屯火山群及淡水出海口,烘爐地更是大台北地區 觀看夜景的 […]
仙洞是附近地名仙洞庄、仙洞町、仙洞里的命名依據。 清治時期,該地尚在海岸,屬於基隆堡仙洞庄, 日治時期此地改名為仙洞町,並挖球仔山餘土填埋新生地、築港, 逐漸形成一片廣場,不過海濤聲也因此減弱。 因比鄰基隆港,此洞曾是外籍人士搭船抵達基隆後的遊覽景點之一, 但隨著工商業及科技發展,仙洞里昔時熱鬧景象已不復見。 山壁留有很多前人的墨跡,多半是讚嘆山洞神奇、別有洞天的詩句或文字, 左邊石壁上鐫刻「 […]
日治時期昭和八年(1933),基隆市地方士紳蕭發捐獻土地, 聯合許梓桑、顏國年、陳大頭、呂瑞乾…等人,創建代天宮, 主祀孚佑帝君, 作為大竿林地方的信仰中心。 至1937年,代天宮興建完竣, 鑒於代天宮草創之際,宮務繁雜,於是由建宮士紳擔任 建宮董事,每年輪流管理,並公推許梓桑為開宮管理人,總理宮務。 民國三十年(1941),由汪水木接任管理人一職。 當時的建宮董事名單有 : 獻地主:蕭發、緣金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