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 中圳仔 盧家古厝
北斗中圳仔聚落,位於濁水溪中圳一帶故而得名,該聚落為斗中路分為兩部,北面為北斗公墓, 南面為中圳仔主要聚落,曾於日治時期與田尾鄉「三十張犁」評為台中州下模範部落。 地名由來緣於該地區位於從舊濁水溪引水之水圳「中圳」一帶而得稱。 相傳此處為舊濁水溪氾濫淹沒之地的終點,地勢高於附近平地2米,而有崁頂之稱。 現今則為中和里。居民以陳、許以及盧姓為主。 白鶴宮主祀周府千歲 , 是中和里中圳仔當地的信仰中心 […]
北斗中圳仔聚落,位於濁水溪中圳一帶故而得名,該聚落為斗中路分為兩部,北面為北斗公墓, 南面為中圳仔主要聚落,曾於日治時期與田尾鄉「三十張犁」評為台中州下模範部落。 地名由來緣於該地區位於從舊濁水溪引水之水圳「中圳」一帶而得稱。 相傳此處為舊濁水溪氾濫淹沒之地的終點,地勢高於附近平地2米,而有崁頂之稱。 現今則為中和里。居民以陳、許以及盧姓為主。 白鶴宮主祀周府千歲 , 是中和里中圳仔當地的信仰中心 […]
光復後的北斗,隨著彰化行政區的重劃,北斗街喪失了彰南行政中心位置,商圈慢慢緊縮, 由原本台灣重要街市衰退成為北斗區四鄉鎮中心。 光復後(1945) ,北斗郡調整為台中縣北斗區(下轄彰南八鄉鎮),區署設置在北斗街, 並由林伯餘擔任第一屆北斗區長,林汝直擔任首位官派北斗鎮長。 然而到了民國三十九年(1950),行政區域再度重整,撤除區屬設置,並將彰化區、員林區、 北斗區合併為彰化縣,縣治設在彰化市,下 […]
現今的舊館、南館、新館三村,早年合稱「公館」。 地名稱作「公館」的,都曾經是大地主收租的別館。 在光復後,因為居住人口日漸增多,便在新館與舊館間,成立了「南館村」。 據地方耆老說,吳草禧的祖先是台南地方首富(經學者考證即為臺南吳郡山家族), 清末到本鄉買了兩百多甲地,當初一百甲就成立一個館;日治時代,這一地區就有了兩個館, 就是現在的新館村和舊館村。後來,因為居民戶數增加,又合併了一些永靖鄉居民的 […]
埤腳村在道光年間編纂的《彰化縣志》中記載是名稱是「坡腳」,後來才更名為「埤腳」。 原來這一個地區的東北方有一大埤,早期的居民循著水流開闢田園建造家園,並且依照地理 形勢將「八堡圳」的水源引進,灌溉田園便於栽種農作,便稱這一地區為「埤腳」。 當時的「埤腳」範圍,包括了現在的埤霞村、埤腳村、和大村鄉的新興村; 埤霞、埤腳、梧鳳和二重村,以前合稱北四堡。 位於埔心北側,以八堡二圳東溝排水、重湳排水與其他 […]
埔心鄉是典型客家庄,鄉人中七、八成都是客家人,只不過經歷時間的推移,被周圍強勢的福佬人 同化,變成了不會客語的福佬客。 據楊敍閒先生所著「台灣區姓氏堂號考」記載: 埔心鄉之姓氏堂號 共計一百二十五個之多,大多來自廣東省饒平縣與福建省詔安縣,以清朝雍正及乾隆年間最多,來台 途徑多以乘船渡海於鹿港登陸。 根據資料顯示,本鄉開墾的歷史始於明末(1633),由河洛籍楊姓先民(楊姓第八世祖志武公)來台 拓墾 […]
埔心鄉位在彰化縣之中心,居鹿港溪上游段,屬彰化隆起海岸平原。 昔日稱為「大埔心」(另有「小埔心」在今之埤頭鄉合興村),大正九年(1920) 改為閩南語近似音之 「坡心」,民國34年底,再正名為今日之「埔心」。 埔心的開發比附近鄉鎮稍晚,先人們蓽路藍縷,入墾之時這一帶都是荒蕪之地。 居民中七、八成都是客家人,只不過經歷時間的推移,被周圍的福佬人同化,變成所謂的福佬客。 彰化平原的客家人,大部分是在西 […]
前清時代距今約三百年前的溪湖,因地勢低窪,泥澤四佈潦水百里,煙波無際, 溪水又常氾濫成災, 域內四周唯三兩陸島載沉載浮地點綴水面,氣成一個像溪似 湖的天然景觀,名之為溪湖。 清雍正六年,屬彰化縣二林上保,日治之後設保良局,旋改隸屬鹿港辦務署之管轄,設溪湖事務所, 溪湖區轄管溪湖、頂 寮、大突、汴頭、田中央、西勢厝等六保。 大正九年(1920) 十月,實施街庄制度,合併 馬芝保之三塊厝、四塊厝、及武 […]
楊姓是彰化縣大姓之一,尤其是溪湖鎮,5萬多名鎮民中,楊姓就占了2萬多人,幾乎占2分之1。 春秋時,晉滅羊舌氏,叔向子孫避亂居華陰(在今陝西),楊章生子三:長子苞,為韓襄王將, 守脩武,其後因居河內(在今河南北部);次子朗,為秦將, 封臨晉 君,因居馮翊(在今陝西); 三子款,秦上卿,子孫繁衍於陝西扶風、河南弘農,並為當地望族, 尤以弘農為著,遂以「弘農」為其郡號。 東漢時,楊款裔孫楊震,品學俱優, […]
溪湖一地位於舊濁水溪畔,因有溪又有湖,故名溪湖。 據傳清朝官吏楊桂森至今三塊厝(中山里)荷婆崙的三山國王廟巡視時,曾題詩立碑曰: 「前有濠,後右阿;水西流,安樂窩。」足見當時風光之秀麗。 有關『溪湖』地名的源由: 據說溪湖原是東螺社平埔族人於乾隆年間在此開墾招佃 , 因為本地『有溪有湖』而命之地名。所謂『溪』乾隆年間稱為『大突溪』, 當時是濁水溪的主河道, 現在名為『舊濁水溪』,『湖』指的是『崙仔 […]
溪湖媽厝里在日治時期稱為彰化廳武西堡阿媽厝庄阿媽厝土名三塊厝, 明治四十三年轄區改為臺中廳武西堡阿媽厝庄阿媽厝土名三塊厝。 大正九年(1920) 變更為臺中州員林郡溪湖庄阿媽厝字阿媽厝。 媽厝里北有彰139縣道、湳底路聯絡里內,居民多以務農者為主,種植葡萄、蕃茄、蔬菜等作物等。 里內共由阿媽厝、三塊厝、後庄、三角子四個聚落所組成。 溪湖位於舊濁水溪畔,有溪又有湖,故名溪湖。 據傳清朝官吏楊桂森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