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昔日稱為葫蘆墩, 自清雍正、乾隆時起,已由平埔族易手漢人,並逐漸發展成市街,
中國傳統市街多以廟宇為中心,再向四周拓展豐原市也是如此,最初的市街就是以慈濟宮
中心,開始形成,而有今日之街市樣貌。

吳子光一肚皮集》中記載有:
葫蘆墩地,鄰東勢,非山、非屯,亦山、亦屯,固拺東上游大聚落也,墩高數十丈許,
形頗似倒葫蘆,故名
」。



據說舊日豐原有土墩三處,相傳是大甲溪的漂砂形成的較大一處就在慈濟宮西側,因形狀
似葫蘆,故
而稱為葫蘆墩,豐原之開發,一般肇始於此。

如今,土墩已隨市區開發
已被破壞無遺,無從憑記





慈濟宮創建於何時,無據可考,約在清雍正年間,

據聞有一少林高僧善念法師,由湄洲朝天宮恭請聖母神像三尊由台灣西海岸之良港梧棲登陸,
肩上擔負著神像及行李,行至慈濟宮現址稍憩,要
前往東勢或苗栗,將神像及行李擔起時
,卻無法將神像提動,於是便向聖母叩拜求聖筊,奉示興建茅屋小祠奉祀。




後經「意添」、「來傳」、「善緣」、「永福」四位高僧秉承遺志
繼往開來,廟構得以日具規模,


光緒五年(1880),鄉耆「大夫第林振芳,因宮廟年久失修有傾圮之憂,登高一呼,
發起重修改築,廟基由此而肇始。


今慈濟宮後殿兩側拱門門額尚存,當年改築時所題「光緒己卯、慧眼、心澄、花月重建」,
後殿神案亦題有「光緒庚辰陸年建修慈濟宮置」,
可資佐證。



日治初期曾一度被充為學校,迨大正元年(1911) 地方士紳倡議修繕,推舉林慶通總代申請,
共募集二萬四千元,大正六年(1917)公選張麗俊為總理開始修繕工作,整建工作長達九年,
於大正十四年冬竣工…..





慈濟宮坐南朝北,佔地達數百坪,埕場廣闊兩側四株老榕,枝葉茂盛,
全廟建築是三殿兩護龍式,三川殿廟門分置四個門枕石雕以虎、象、獅、豹、花、鳥,
兩側壁堵各有龍虎, 人物,極其自然生動。



前殿樑柱掛有匾「海陸靖綾

丹墀左右有聯:「慈愛在人間屹鳥閩花當被澤,濟施滿天下梯山航海盡霑恩」
由前清工部侍郎丘逢甲親撰,

其他重要楹聯計有:


同治辛未年十月吉旦   明德馨香   甲子科舉人  吳子光敬獻
 

慈愛我葫墩德大參天隆祀典  濟施追聖母恩深稱后祝馨香

      己未春  罩蘭詹朝光敬撰  鹿港鄭鴻猷拜書  本街徐文聯 林萬溪仝敬立


葫地陽春鄉垂重新慈濟垂萬古
 
墩民崇后德咸無尊聖母肇千秋

   己未春月  富春 王卓修拜撰  鰲峰 王學浩敬書   本街 廖進□ 敬立


觀執經書朗誦西天安樂域  音傳鐘鼓欣眷東土富春鄉

酉年秋月      麗俊 敬撰    金谿埜人 拝書

辛酉年麻月  慈航普濟    洪雍平書  郭石來 張清州 張庭敬



慈濟宮修繕略記

丁巳秋役員三十四人公選 張麗俊總理修繕 明知身賴任重 幸役員中二三
協力贊襄其事
(
下略)     總理 張麗俊 記事書右

光緒己卯春紳董 林振芳重新而改築 肇基固輪奐宏開 香祀因之壹振

(下略) 林慶通書左 大正十四年乙丑仲秋

張麗俊是前清通事張達京之兄張達朝的後世子孫,平日熱心公益,尤其雅好文學,
曾是日治時期重要詩社「櫟社」的成員之一。

在其主事重修下,誠聘漳派首席木雕大師陳應彬總司木雕部分,
而石雕部分則大多出自惠安蔣氏名匠之手,龍柱、石獅、石壁雕刻、花鳥柱、
羅漢柱、樑桁彩繪、神寵雕畫等部件,均細膩可觀,神采畢現,


殿內兩對石柱頗具特色,一對立在前殿,上刻花鳥、鳳凰,一對分置後殿,
刻十八羅漢,石柱彫琢精美細緻,極其精彩。

前殿供奉天上聖母,神龕前置有嘉慶十九年神案。
兩側配祀千里眼、順風耳,彫刻俊美,則是名匠<陳駿檉> 的手筆…..


臨近規劃完善的廟東夜市,則為豐原聞名全省的小吃所在,不僅本地人趨之若驚,
地遊客也紛紛聞香而來,一飽口福。




豐原地區的糕餅老店「雪花齋

也維持著昔日的風貌。








0

2 留言

  1. qxter 2013 年 5 月 31 日 於 下午 8:46

    雨停了 天晴了 夏季正式來臨

  2. qxter 2013 年 5 月 31 日 於 下午 8:46

    雨停了 天晴了 夏季正式來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