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口中的迪化街只到台北橋為止。穿過台北橋,民權西路以北的迪化街,昔日屬大龍峒

範圍,以往是通往三重、蘆洲等農業聚落的重要通衢,這裡不像一段的商店街堂皇,而是自

然形成的民家聚落,曲曲折折。






 

大橋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瀕臨淡水河邊,在太平町之西,共分一~四丁目,

因為町內有台北大橋而得其名。

該町位於今大同區,其範圍涵蓋民權西路,民族西路,環河北路之一部份。






 

位於迪化街二段的大橋教會,前身原為光緒元年(1875)馬偕牧師所成立的「枋寮教會」,

是大稻埕最早的基督長老教會。

 






 

在台北市早期發展史中,迪化街二段屬於「下稻埕」,

當地盛產稻米,昔日為一片廣闊的草原遂有「草埔仔」之名。

迪化街末段,則有一舊名「牛磨車街」,以往是北市最大的米食批發地。






 

據地方耆老說,興盛時當地製作傳統粿仔、年糕、麻糬、粽子等米食的店家多達數十家

,現多集中在聖公媽廟附近……

 






 

1925年竣工的七孔大跨鐵橋,正是台灣總督府展現殖民台灣三十年的成績單,

當時並舉辦了盛大的始政三十年博覽會,

「台北大橋」的通車,算是跨耀建設成果的項目之一。

 








 

橋長四百多公尺,東端橋頭引道由太平町(今延平北路)直下,西端橋尾則銜接三重埔。

彼時屬大稻埕的太平町已是商賈雲集,而新莊郡管轄的三重仍是草埔一片。

 






 

18756月間,馬偕博士在大龍峒開設教會,後來受到暴徒的反對而被拆毀。

18856月偕牧師出面交涉,由劉銘傳欽差賠償墨銀一萬兩。並利用這些在艋舺、新店、錫口

及板隙建造四所光塔的禮拜堂。

 





 

19148月由於地區發展及教會的需要,李春生長老獨資奉獻大稻埕新禮拜堂,

因此板隙教會的信徒則多移轉到新址聚會,教會名稱也隨之改稱為大稻埕教會。

 

而板隙舊址則停止聚會,之後並曾出租作為日語傳習所之用。

 





 

今日的大橋町則見零星的街屋及彎曲的小徑,

 

讓人感受到昔日舊街的印象……

 

 

 

0

2 留言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