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178623.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赤山龍湖巖主祀觀世音菩薩,明永曆年間,有一修行人雲遊

至此,見此地群山環抱、實為修行之地,遂於山間結茅成盧,

在此潛修,初稱「巖山廟」。


P9178624.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25.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26.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明永曆15(1661),鄭成功軍隊據守臺灣,移民隨之來臺,

清康熙初年,南部發生大水災,在永康洲仔尾附近(即今安平港

支流),浮現一塊青砥石,形似觀音菩薩,據傳此聖像是由南海

普陀山漂流至此,居民稱奇傳告,四方爭相觀瞻,互爭迎請,

然此石卻重得無法搬移。

P917855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5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60.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1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20.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21.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22.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時值有本地庄民胡劍刀運糖經過得知此事,於是驅車前往參拜,

並奉香禱告,欲請菩薩到赤山堡奉香,果然輕輕請上牛車,

初時覺得佛像輕如鴻毛,行至龍湖村時,佛像卻如釘牢般不動如山,

經問卜後得知佛意留在赤山巖,於是迎入奉祀,

是為今赤山龍湖巖前殿鎮殿之大媽。

 P9178571.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72.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73.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74.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75.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永曆19(1665),陳永華駐軍於此附近,時聞晨鐘暮鼓,乃尋聲至寺,

有感菩薩靈異、微妙莊嚴,又見該地山明水秀、環山臨湖,宜闢為佛門聖地,

乃發心興建佛寺,竣工後命為「赤山龍湖巖」。

P917859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9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00.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04.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05.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06.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在高拱乾《臺灣府志》中即有記載:

「龍湖巖:在諸羅縣開化里。陳永華建。環巖,皆山也;前有潭,名龍潭。

潭之左右,列植楊柳、桃花;亭內碧蓮浮水,蒼檜摩空。又有青梅數株,

眾木茂榮,晚山入畫。真巖居之勝境、幽僻之上方也。」

DSC_189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89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01.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04.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05.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06.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07.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0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據傳,當時於興工中挖出菩薩相一尊及石香爐一座,

現均供奉保存於寺中,赤山龍湖巖完工後,並迎請福建高僧參徹禪師

前來駐錫,當時寺內佛、法、僧三寶具備,

為台灣省最早的佛門寶剎之一。

DSC_1901.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02.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03.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00.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01.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02.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03.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07.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參徹禪師亦稱龍湖巖第一代開山祖師。

由於地處偏遠,少有觀光客的打擾,因此保有佛寺清淨。

適合來此點燃清香,藉由幽靜的環境讓心情沈澱。

P9178582.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87.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8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8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94.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95.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96.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97.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三川殿以《慈容五十三現》為主題的石雕,

是少見的題材;

後殿則是融合西洋建築風格與剪黏裝飾;

P9178583.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84.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85.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86.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8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90.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93.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赤山龍湖巖的三川門石雕,為一堵堵的浮雕,遠看和一般

廟宇沒有什麼不同,近看會發現這些浮雕雕刻的人物全部

都是觀世音菩薩。

P9178613.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14.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15.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16.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17.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1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這些觀世音菩薩的形象,

都出自石雕旁的《慈容五十三現》內的偈語。

這些觀音有的坐、有的臥,有的手捧物品,有的側身,

有的有小童相伴,每一位觀音都是根據偈語

所描繪的形象刻成。

P9178576.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77.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7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7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80.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81.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走到後殿,將迎來意想不到的建築混搭。

首先,剪黏裝飾在西式山牆上。當寺廟建築由傳統閩南

木構造,變成類似西洋歷史式樣的街屋建築,原本出現

在屋脊的剪黏,就轉向了山牆的大片立面。

DSC_1912.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13.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17.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但在細節處,仍然可以看到傳統剪黏做法的影子,

像是柱子上的假山和人物;女兒牆上,剪黏的兩側,

卻模仿了樑枋畫的做法,

兩側以泥塑模仿類似「南式」構圖的彩繪邊框。

DSC_190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10.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11.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15.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DSC_1916.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本寺相傳為明鄭參軍陳永華所建,

為洪門天地會的發源地。

P917860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0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10.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11.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12.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赤山龍湖巖還有四座古碑,一塊立於廟的右前方,

為「孫大爺開租碑」,是赤山父老紀念地方官孫大爺湊准

減輕田賦的「感謝狀」;另外三塊則位於第三殿的左側,

一個是邑聖者,清乾隆十八年正月所立;一個是清光緒十八年

九月十九立的;第三個是奉憲禁,清嘉慶元年十二月日給耆民的

仝立石碑,上頭記載當時政府所做的事情。

P9178561.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62.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6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6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70.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爾後,於清康熙44(1705)、乾隆元年(1736)

同治5(1866)、同治12(1873)皆曾改建或重修,

日治以至戰後,亦歷經多次增修擴建,

現寺廟之建築則是於民國61年所修整迄今………

P9178563.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64.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65.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66.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567.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龍湖巖前中央凸出一塊平地,三面環水,

 

猶如一座小型陸島,每當夕陽斜照,或玉兔東昇,

 

薰風輕拂,湖水如鏡,

形成各種不同優美景象。

P9178627.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28.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P9178629.JPG - 六甲  赤山龍湖巖

赤山巖所在的龍湖村(舊名:赤山村)村民因赤山的赤字為

赤貧之意,所以改名為「龍湖村」,

古時候七甲、赤山是同一個村落,

所以境主是七甲龍湖代天府五府千歲爺。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