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8315.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仙洞是附近地名仙洞庄、仙洞町、仙洞里的命名依據。

清治時期,該地尚在海岸,屬於基隆堡仙洞庄,

日治時期此地改名為仙洞町,並挖球仔山餘土填埋新生地、築港,

逐漸形成一片廣場,不過海濤聲也因此減弱

IMG_0363.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因比鄰基隆港,此洞曾是外籍人士搭船抵達基隆後的遊覽景點之一,

但隨著工商業及科技發展,仙洞里昔時熱鬧景象已不復見

DSC_8306.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07.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08.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12.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13.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山壁留有很多前人的墨跡,多半是讚嘆山洞神奇、別有洞天的詩句或文字

左邊石壁上鐫刻「海外洞天」四字,為同治十三年(1874)季夏分巡台澎督學使者

夏獻綸至此時留下

DSC_8451.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52.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IMG_0365.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IMG_0366.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IMG_0367.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光緒元年(1875年)豫章許廷瑞留有「慈雲遠蔭」題字。

下端有字跡「光緒丁亥暮春(1887),……合肥張士瑜瑾卿記」

旁有光緒十二年(1886)時三水梁純夫書寫「仙洞」兩個大字

清末秀才、仕紳洪以南亦於此題有「別有天地」四字……..

DSC_8309.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10.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11.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14.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二年(1899),由於江島氏的建議,基隆辦務署長

七里恭三郎向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申請於仙洞祭祀江之島辯才天(江ノ島弁財天),

兒玉氏並為仙洞題名為「靈仙洞」,相關事項由七里氏委託細野氏辦理。

DSC_8315.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26.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27.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明治三十三年(19005月細野氏前往鎌倉迎請神像,6月抵達基隆,

辦務署通令全體市民放假一天以慶祝。神像之鎮座式由七里氏親自朗讀祭文,

並請臨濟宗僧侶誦經,伴隨渡船、料理、藝妓遊行等活動,人潮洶湧

大約同時七里氏和市民也在仙洞口建立了安奉

《金光明經》經文石的最勝寶塔

DSC_8448.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49.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明治三十七年(1904)由沈相其起始,後復有十二位仕紳於《臺灣日日新報》

上發表基隆八景詩作,分別為乃蘭氏(許梓桑)、蔡耀垣、作舟氏、江蘊和、

張昭德、許松英、呂致知、許敬杆、林孝松、蔡一靜等人,內容皆提及仙洞

明治三十八年(1905)《臺灣日日新報》記者、詩人黃茂清(字植亭)前往探訪時

仙洞香火旺盛,有一位老人居住於此,並為文人出遊之地

DSC_8316.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17.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18.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19.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20.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21.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22.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23.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24.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25.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根據頭城人李逢時〈雞籠八景詩‧仙洞鳴泉〉詩作中「不必飛昇人亦仙」一句,

推論清同治五年-八年(18661869)龍華派源齋堂(今代明宮)張賜歡已在此修行

此組詩收錄於《泰階詩稿》,較同治十年(1871)陳培桂纂修《淡水廳志》記載的

雞籠八景略早但有部分差異,其中仙洞之景名為「仙洞聽濤」

DSC_8436.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37.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38.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39.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40.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41.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42.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43.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44.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45.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46.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447.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不過李逢時八景詩至昭和八年(1933)才被流傳,

日治時期的基隆八景詩多半沿襲《淡水廳志》之記載

DSC_8450.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大正十五年(1926)伊東氏向總督府申請設置最勝禪寺,

並得到臨濟宗妙心寺派正式稱號「靈仙洞最勝寺」

昭和四年(19295月該寺建立基隆西國三十三所靈場

第九番觀音石像

DSC_8328.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29.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30.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31.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32.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33.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中洞為前殿圓通寶殿,主祀觀世音菩薩

陪祀彌勒菩薩、韋馱菩薩、伽藍菩薩

十八羅漢、土地公[5][6][35]、四大天王

左洞需從主洞前殿左側進入,僅能容一人側身通行,彎曲迂迴,

步行約三十多步後,須以蹲姿或彎腰的方式才能前進

右洞在主洞後方,洞寬十五公尺,長約四十公尺[37]

此洞於日治昭和八年(1933)祭祀辯才天,每年五月十日為辯才天之緣日

如今主祀三寶佛、陪祀地藏菩薩、呂洞賓、註生娘娘,

DSC_8334.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35.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36.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DSC_8337.JPG - 再訪  基隆  仙洞巖寺

 

 

此洞與主洞岩壁上的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千手觀音、地藏菩薩、

十八羅漢等佛像,是基隆市民、墓碑雕刻師李榮坤於民國61起陸續完成,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則雕成於民國63年(1974)春

 

這些摩崖碑記及石刻、石佛等,

正是仙洞巖的重要文史資料……..

身為仙洞女婿的筆者而言,

仙洞巖寺是每年走春時

必定參拜的佛寺。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