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019001.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元清觀,當地居民稱作「天公壇」,建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

是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廟宇。

 

元清觀為清代台灣少數以「觀」為名的寺廟,彰化市民稱為「天公壇」。

早年元清觀為神明會的組織型態,至清乾隆28年(1763)始創建廟宇,

後由泉籍人士林文濬、貢生鄭士模、業戶黃添註、阮昌、張國良等修建。

P6019038.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P6019000.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01.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02.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P6019039.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40.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清道光28年(184811月初八彰化大地震,元清觀五門殿(前殿)及

戲台崩塌受損,士紳原議遷建縣城南方,後因戴潮春事件而暫緩。

清同治5年(1866)由舉人蔡德芳、士紳陳元吉等倡議重修,監生楊祥光負責重修工程,

歷經數年的重修仍未竣工,日後由張昭彩、職員莊瓊輝再進行重修工程,

至清光緒13年(1887)完成。

P6019034.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35.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36.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37.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04.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05.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同治、光緒年間的重修,元清觀的前殿、戲台規模宏偉壯觀,

正殿增高基礎,並加以髹漆,廟宇煥然一新。

重修後由泉州七邑人士(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德化、永春)舉行三朝慶成醮,

完成開光謝土儀式,此次的重修奠定今日元清觀的建築規模。

三川殿楣樑上懸掛「溫陵福地」匾,

即訴說著元清觀為泉州人的信仰中心。

P6019006.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07.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0.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1.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2.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

拓寬天公壇巷(今陳稜路),正殿及後殿右側遭部份拆除。

國府接管臺灣後,元清觀遭居民佔用,至1982年住戶遷出後,由市公所進行修護,

1985819日指定為第二級古蹟。

DSC_2657.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DSC_2658.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7.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8.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9.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20.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21.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1999年九二一地震,元清觀三川殿牆面受損,

2002年進行修復,保存元清觀的風貌。

DSC_2651.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DSC_2652.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DSC_2653.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DSC_2659.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DSC_2660.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200649日元清觀遭回祿之災,正殿與廂廊燒毀,

之後進行古蹟的修復,於201012月初重修完成,

並於201115日舉行重修入火安座保安福醮大典

P6019008.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09.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3.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4.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5.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16.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元清觀的建築是清同治、光緒年間重修時的風貌,

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及後殿。

三川殿面寬五開間,因開有五個門,故又稱五門殿。

五門殿屋頂為「歇山牌樓升簷式」的造型,

正門三開間處屋頂升高,兩旁屋簷較低,主次分明。

 

三川殿前簷下方有一排吊筒,雕刻有各式各樣的蓮花造型,

吊筒的正面並裝飾有飛天、鳳凰與獅子等木雕,造型優雅樸實。

三川殿壽樑上的看架斗栱,栱身雕刻有「象頭栱」造型,取其「太平有象」之意,

栱身的上方並雕有洋人憨番的人物雕刻,豐富了元清觀的裝飾題材。

P6019022.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23.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24.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25.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26.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正門前有一對青斗石獅,龍邊公獅,腳踩繡球,

球上並雕有古代錢幣的圖紋,虎邊母獅,懷抱小獅,

這對石獅的造型,身體的姿態獨特,背部螺紋式的鬃毛刻劃入微,

充份表現出匠師的功力,

此對石獅是台灣廟宇石獅造型的經典之作。

P6019027.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28.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29.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30.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P6019031.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拜殿前有一塊青石石雕,稱為「御路」,上方刻有雲龍。

拜殿前的龍柱是清光緒3年(1877)重修時的作品,

為清末龍柱造型的佳作。

P6019032.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P6019033.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三川殿兩旁交趾陶為清光緒3年(1877)重修時的作品,

龍邊裝飾鳳凰,虎邊為麒麟。

DSC_2649.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DSC_2649.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DSC_2656.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DSC_2654.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DSC_2655.JPG - 再訪  彰化  元清鸛

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時,部份交趾陶受損,由嘉義林光沂進行修護。

下方裙堵是以磚雕構成「大獅小獅戲彩球」的圖騰,

大獅小獅引申為「太師與少師」,

為周代官制,是功名的象徵。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