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五年(1825)先賢古象賢等發起捐資,在頭重溪興建廟宇一座,
奉祀三官大帝,定名三元宮,坐北向南。
至道光十八年竣工,而後地方漸次發展,人口日益增多,頗感廟址狹小。
爰由先賢莊阿立、林漢安、楊星亭等發起募資,由施主劉阿圳、李阿和、許墩禮、
黃崇湘、黃崇湧、黃崇浤等贈地興建本宮,坐東朝西。
1926年動工,至1928年落成,除主神三官大帝外,
兼祀觀音菩薩、文昌帝君、天上聖母、關聖帝君、神農大帝,
開漳聖王、義民爺、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
1936年十月廿日慶成圓醮三天……….
1944年,日人強迫廢止神祇。
民國卅四年秋,台灣光復,善男信士當即恭請眾神登龕,恢復奉祀。
民國五十七年春,地方人士鑒於該宮受風雨侵襲,白蟻蛀蝕,若不重修勢將傾頹。
乃由八里善男信女召開大會,推選熱心公益之士紳,成立修建委員會,
發動募捐,集資由主任委員許光南策劃設計採中西合璧、
紅磚碧瓦,鋼筋水泥之新穎建築。
廟內彩繪由大師李登勝操刀。
李登勝,民國四十三年生、新竹縣竹東人,號勇侯。
師承傳統彩繪名師潘麗水、知名水墨大師李奇茂、本慧法師入迂上人及
國畫嶺南派宗師歐豪年教授。
善畫中國古代人物、達摩、鍾馗、門神等;
其作品融合中國風與西洋風,整體氣勢磅礡、活靈活現,
展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
大甲鎮瀾宮、桃園景福宮、龍潭三元宮、天水堂、獅頭山勸化堂、
台中市樂成宮等,皆有其作品;日本愛知縣津具村並設有「李登勝美術館」
專門收藏李登勝畫作。
李登勝28歲時受聘赴日本做大壁畫,
32歲獲得日本東京皇室特許大學之藝術學位。
2014年法國羅浮宮國際美術展,由法國羅浮宮(carrousel)國際美術主辦單位,
聘李登勝為台灣組委會主席,李登勝大師水墨類作品在法國羅浮宮國際美術展金獎,
2014年入展法國羅浮宮展廳,獲國際藝術家認證及國際水墨類銅獎。
作品饒富創意,以水墨融合多元文化,
發揚中華文化之實力廣得國際友人肯定。
並在許多國際場合不斷呼籲以文化力量促進世界和平,
積極樹立台灣國際形象,期以精湛的藝術展出
讓國際友人對台灣團體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