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連橫(1878-1936)《臺灣通史》記載:
「新莊武聖廟,係在清乾隆25年(1760),由貢生胡焯猷在興直堡新莊倡建,
祀漢壽亭侯關羽。」
由此可得知新莊武聖廟建廟時間,比新竹關帝廟還要早,
因此新莊武聖廟是北部地區最早的「關帝廟」,
當地人稱為「關帝君廟」。
嘉慶2年(1797),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人張穆(生卒年不詳)捐獻錫口庄(臺北市松山區)
田地數畝做為廟產,將廟地租他人使用,收入做為廟平日營運開銷,在後殿左牆上,
崁有木碑記錄此一過程,也說明了新莊武聖廟此時的信眾,
並非僅有在新莊地區而已,已經是跨區域性的信仰中心。
道光元年(1821),新莊縣丞王承烈(生卒年不詳)
與地方仕紳林平候(1766-1844),高玉峰等募資,
擴建武聖廟為三進式建築廟宇。
道光、咸豐年間相繼發生漳、泉械鬥,咸豐3年(1853),
新莊地區爆發大規模漳泉械鬥,
武聖廟也無法幸免於難,遭大火焚毀。
同治元年(1862),新莊縣丞郭志緯(生卒年不詳)鑑於武聖廟焚毀後遲未整修,
遂發起募款整修,然而彰化爆發戴潮春事件,其部將楊貢(生卒年不詳)率兵北上,
意圖攻入新莊市街,整修武聖廟也因此延宕。
直至同治5年(1866),亂事平定,新莊縣丞郭志緯繼續倡導整修武聖廟,
並為感謝關聖帝君保佑平亂,率先捐獻薪俸,在官方及地方仕紳同心協力下,
武聖廟於同治7年(1868)完成整建。
縣丞郭志緯並撰文寫下這段歷史與武聖廟發展過程,
今碑文仍存放於廟中,是武聖廟重要的史料文物。
國民政府遷臺後,曾於民國34年(1945)和民國68年(1979)二度進行整修,
都是以保留主體建築,將損壞部分汰換方式做修護,致使武聖廟仍保持同治7年(1868)
重建之建築,即今日所見之廟貌。
正殿龍柱則為單龍的八角蟠龍柱,
由霧峰林奠國(1814-1880)所捐獻的,
龍柱左刻「同治乙丑年(1865)梅月穀旦」,
右龍柱刻有「賞戴花翎候選知府林奠國敬獻」。
整棟建築以木雕為主,另外有2塊嵌於左右後廊的木質重建碑,
一邊紀錄信眾捐獻錫口庄田地數畝做為廟產維持廟務營運等歷史,
另一邊是同治7年新莊縣丞郭志緯所撰之重修與置產之事,
至今仍保持完善,
是武聖廟的重要古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