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擁有相當多的古稱,例如河上洲、和尚厝、和尚洲、鷺洲等等,
昔日的蘆洲區鄰近淡水河的一片沙洲而且常常發生水患,河岸邊到處都是蘆草,
地勢低窪好像居在河上因此名為河上洲;
到了18世紀中當時地主都將土地貢獻給廟宇然後再租回,
以佃農的身分減免稅收,因此當時蘆洲的土地多由和上所管理,
在地人便稱作和尚厝,而河上與和尚音同因此又稱做和尚洲;
因為在河岸邊吸引了鷺鷥聚集,因此又有『鷺洲』之稱,
日治時期蘆洲地區屬於台北州新莊郡鷺洲庄管轄,
光復後改成鷺洲鄉,1947年才與三重分治設蘆洲鄉,
1998年正式改制為縣轄市。
三重與蘆洲的行政分界,是以先嗇宮與蘆洲湧蓮寺的祭祀圈來區分的。
戰後時期之初,鷺洲鄉發展迅速,莊根藤、林溪巖、李炎、連清傳等地方仕紳
於是提出蘆洲、三重分治案。
當時的鄉長李乾財提議應把蘆洲加三重的總面積平分為二,亦即以今日的三重
後竹圍街為分治鄉界,卻遭到三重籍的鄉民代表反對,提議以這兩廟祭祀圈來分。
此建議在1947年4月1日由鄉代會通過。
之後,兩寺此後即被稱為「兄弟廟」。
建廟起因是同治元年(1862),竹圍人李佑在淡水向說是來自南海普陀山隱秀寺
的觀音像祈求生意順利應驗,在還願時香爐發爐,經請示,菩薩欲進駐蘆洲樓仔厝,
即在今日的得勝街現址用竹茅建廟。
後因僅有的草庵不敷所需,遂在同治十二年(1873)建廟。
光緒十四年(1888),官方在廟埕豎立名為「拳和官庄改定折征租穀碑」的碑,
為淡水縣知縣汪興禕為配合劉銘傳實施土地租稅改革,告示佃戶繳納租稅的統一規定。
大正八年(1919),首次擴建成前、後殿。
早期廟身為傳統閩南式平面四合院建築,1921年,後方興建祭祀鄭成功的懋德宮。
皇民化運動時,當地佛教神像都置放在此寺,道教集中於蘆洲保和宮、蘆洲保佑宮,
土地公則集中於蘆洲三角頭五福宮。
蘆洲人林堉璘在事業有成後,重建此廟,
讓其從原本一間小廟宇變成今日的規模。
1981年重建,由謝自南設計,到1997年尾竣工。
湧蓮寺格局方正,建物成左右對稱分布,整體建築空間承襲傳統佛寺的規矩,
包括山門、水池、前殿、拜殿、正殿等。
惟新廟冠冕堂皇,卻失卻古意。
廟右埕保存下來的雕刻石柱,隱約可見
昔日廟宇之樣貌……….
日治時期,蘆洲已分「媽祖角」、「土地公角」及「天公角」三大角頭,
湧蓮寺的祈福遶境是在農曆九月十八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前夕,
即一班所稱之「蘆洲大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