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廟昔日為平埔族西拉雅系新港社的墾區,遺址約在現今「廟街仔」西邊的「舊社街」一帶;
明鄭時期,漢人溯新港溪及其上游許縣溪,進入此區開墾, 至康熙中葉,約關廟帝廟街區南端一公里左右,
拓墾形成部落,到了康熙末葉(1712)年前後,發展成一個熱鬧的街市,稱舊社街。
新港社人因而被迫遷至龍崎區「番社」(今牛埔里、大坪里)。
明鄭時將此劃入「新豐里」,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於此草創「山西堂」,主祀關聖帝君。
嘉慶年間,先民新建今「山西宮」一帶新市街,現俗稱「廟街仔」,清代即稱此為「關帝廟街」,
大正九年(1920),始易「關帝廟街」為「關廟庄」。
戰後依此改為「關廟鄉」,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改為關廟區。
香洋里與關廟、山西、北勢、南花、松腳、東勢及五甲等七里,
地理位居本區的心臟地帶,為廟街仔三村之一,
日治時期隸屬關廟庄第三保,里名源自於明鄭時期,當時關廟地區已形成「小香洋民社」的漢人聚落,
清乾隆時稱香洋仔庄,故有香洋之稱。
在記載明鄭時期台灣鄭軍概況的〈鄭氏臺灣軍備圖〉當中,本里境附近即有「小香洋民社」的記載。
所謂「小香洋」即是今日的關廟香洋一地,此民社的前身,很有可能就是平埔族原住民的聚落,所以位居於
香洋東北側的北花里境,最初應該是屬於西拉雅族新港社群的生活範圍。
香洋里發展初期,人口主要集中在極西的小香洋、廟街仔和極東的田中央,
二地之間原是大片的田園,但目前二地之間已建築物林立,連成一氣。
公有零售市場、區內唯一的夜市、黃昏市場和大部分的商店都集中在境內,
因此香洋里不僅是政治、金融中心所在,更是本區的商圈所在。
由新化走台19甲線經過許縣溪,向右轉進文衡路,地勢開始往上爬升,隨即進入山西里主要聚落過坑仔,
繼續往南行經過關廟國小,來到文衡路與中山路路口,不論是往東或往南,即進入關廟區最繁華熱鬧的市街。
山西里也是為廟街仔三村之一,日治時期屬於關廟庄第二保,
村名之由來源自奉祀關聖帝君的山西宮位居村境內。
聚落早期的發展集中在過坑仔與廟街仔,過坑仔西側受制於地形的影響,當聚落人口逐漸飽和時,聚落開始
往文衡路東側迅速發展,目前已與香洋里、北勢里和新埔里連成一氣。
境內有關廟國小、衛生所、民眾服務站、中華電信局、新豐教會、山西宮等機關團體。
關廟里為關廟市街—廟街仔三村之一,日治時期隸屬關廟第一保,位於廟街仔的西南邊,
里名乃沿用區名而來,是縣182線道進入本區的首站。
境內有關廟分駐所、戶政事務所、關廟郵局文衡支局、關廟國中、台電服務所、消防隊、圖書館、
和區立托兒所等機構,是本區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所在地之一。
傳統菜市場附近果然是舊街的所在,也是街屋聚集最密集的地方……..
關廟老街極少被提及,親自走訪一趟,感到不可思議。
市場中有一棟最為特別的街屋,再加上一處優美的馬背山牆;
入場入口處的幾間連棟街屋,外牆塗上粉黃、粉藍等色彩,
形成一幅好看的街景;
不禁懷疑,也搞不太明白,
為什麼關廟的舊街從來少被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