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潭原名『大水堀』,是凍頂山下的小水潭,為進入鳳凰谷風景區的第一站,
波光粼粼,映照青山紅瓦,景致優美不亞於瑞士的湖光山色,被譽為南投八大勝景之一。
150年前,永隆村民利用三面環山之勢,築壩蓄水以供農田灌溉之用,而後漸漸擴大,形成一泓碧水。
目前水潭面積約有13公頃,四周遍植茶園,朝夕之間,薄霧輕蒙,景色極美。
開山廟位於鹿谷鄉麒麟山下、永隆社區入口處,就在麒麟潭(大水堀)畔。
開山廟創建於清光緒九年,民國卅六年重修,五十六年重建正殿,廟宇規模雖不大,但神威靈驗,香火鼎盛,
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為其誕辰,廟會活動熱鬧非凡!
相傳清乾隆年間有福建人士(姓名失傳)至本地,闢徑拓荒開莊啟後,居民懷其德澤,立廟祭祀,號「開山廟」,
因神靈顯嚇故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說法,
廟後方為麒麟山,山上盡是梯田,有石階步道可抵山頂之瞭望台,麒麟潭全景盡入眼簾,
可飽覽湖光山色,更可眺望鹿谷、集集、竹山、鳳凰山、凍頂山等美景。
鳳凰山寺位於南投縣鹿谷鄉鳳凰村廟口巷,地處巍峨高聳的鳳凰山山麓,鄰近鍾靈毓秀的鳳凰瀑布,
其右有鳳凰山脈及白石牙山,形同屏障,左有橫屏頭,凍頂山,麒麟山、麒麟潭等,其狀如羽翼環護鳳凰山寺,
居民以鳳凰山寺為生活中的信仰 中心。
鳳凰山寺建於嘉慶年間,已有百年歷史,奉祀陰那山慚愧祖師,昔日稱頂城祖師公廟,
清同治13年(1874),日本人藉端進剿牡丹社,清廷派欽差大臣沈葆楨辦臺灣防務,施行「開山撫番」政策,
而當時福建省總兵吳光亮則總領中路,
其兄吳光忠由竹山東進,開山至頂城附近,吳光忠虔求祖師庇佑,
並發願他日開山完成,將重建廟宇,今廟前門楣上「佑我開山」匾額,則為吳光亮贈獻,
光復後,頂城改為鳳凰村,鳳凰山寺因而得名,
其間也歷經多次重修,每年農曆3月16日為祖師誕辰,香火頂盛,
來自各地的信徒皆會來參加酬神廟會,相當熱鬧。
與此相關的尚有二塊碑碣,
「萬年亨衢」石碣現仍在鳳凰谷內,而「山通大海」石碑已於八七水災時沖失。
鳳凰山寺為存先人手澤,乃把此二碑碣的拓寶張掛寺廟兩側,供人憑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