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鄭開極所著之福建通志卷五,山川誌:
「石門山,旗干石西,一石中空如圓門,故名」,康熙六十一年黃叔璥《台灣番社圖》上說:
『石門人跡不到』 ; 道光同治年間改稱為「石門汛莊」,大正九年(1920) 日人在此設庄,因襲
其名命為「石門庄」,光復後定名為石門鄉。
說起石門的景點 , 除了石門洞以外 , 十八王公廟算是最具代表性的……
十八王公廟的全名為乾華十八王公祠,乾華一名在地人則稱為阿里磅。
長久以來香火非常興旺的十八王公廟,相傳是在清同治年間,乘載著17位福州商人及一隻狗的
帆船,在行往浙江普陀山的途中,船隻不幸翻覆遇難,而漂流至石門的乾華,當時人員皆已溺斃,
唯獨狗兒幸運存活,經練姓居民發現之後,遂將其合葬於山腳下,而狗兒見主人皆亡,而後也
隨之殉難,居民也將其一併合葬。
爾後,每逢年節,附近的居民便紛紛上香祭拜,日子一久,人們就以十八王公相稱膜拜。
傳說自此以後,里人討海遇到危難時,經常會碰到十八王公顯靈相救,於是人民乃集資建
小廟加以奉祀,小祠建成之後,顯靈的事蹟愈多,信眾也慢慢擴及整個北海岸,
終而成為北台灣相當具有知名度的有應公廟。
如今小廟已拆除, 新廟旁巨大的狗雕像, 變成是該廟宇的地標……
位於老梅的綠石槽海岸,為全台唯一特殊景觀。
「石槽」在地理名詞中,應稱為「潮溝」或「海蝕溝」,這些排列整齊的石槽,是由於
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海岸邊的火山礁岩,在波浪長期的沖刷下,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
留下較堅硬的部份而形成溝槽,
這種特殊的「石槽」地形景觀,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時,浪花滋潤了石槽的岩面,
也開始滋生「石蓴」、「裂片石蓴」和「扁石髮」等綠色的海藻,等到四月份東北季風
漸歇,石槽就長滿了一大片綠色的海藻,也形成令人驚嘆不已的景觀。
綠石槽只出現在四、五月份,隨後海藻就在夏日陽光的曝曬下而消失,這段短暫而美麗的
季節中,經常吸引來自全台各地的專業攝影師來此捕捉美景。
「石門婚紗廣場」結合時尚、景觀、休憩的新興據點—幸福石門,以白色色調為主體
的地中海式建築,加上潔白無瑕的鐘樓迴廊,搭配北海岸海天一色、碧海藍天的自然景觀,
讓人彷彿就像置身於希臘海岸一般,浪漫氛圍展露無遺。
只要來到石門婚紗廣場,不論是戀人情侶、新婚小倆口或是已婚夫婦,
都能即刻享受婚紗廣場帶給您的幸福美好氣息,
同時此處視野遼闊、景觀極佳,除了男女朋友或夫妻之外,更是青少年及攝影愛好者
獵取北海風情美景的絕佳景點。
廣場對面也聚集了一些餐飲及咖啡館 ,
是北海岸之旅中途的休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