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觀音寺寺位於新北市林口區菁湖村,奉祀十八手觀世音菩薩尊像。

嘉慶辛酉年間(1801)由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分靈大媽、二媽、三媽到台灣來。




由「大坪頂」地區(五湖、五坑、龜山)信徒,恭迎大媽尊寶像由「十八坪位」(現在改為

樹林口、菁埔、太平嶺、南勢埔、大湖、台北、新莊、泰山、樹林(西盛)、頂坡角、桃園、

大竹、南崁、大園、坑子外、大南灣、小南灣、龜山、下湖、等二十坪位)輪流奉祀。




昭和初年,日本政府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禁絕本省同胞宗教活動,企圖燒掉本寺尊像,

後由陳 隆先生兄弟設法,暗中奉祀兩年多。



後來日本政府同意興建日本風格寺廟,地方士紳協議,找到現址,做為建寺基地,

由黃永茂先生兄弟發起捐獻三甲多土地,於昭和二年開始興建,隔年完工,略具寺廟規模,

經王金生先生取蘆竹鄉的「竹」字、林口鄉的「林」字、龜山鄉的「山」字,命寺名為「竹林山」寺,

恭迎寶像入寺奉祀。



台灣光復後, 民國三十五年,本寺信徒共議擴建計劃改建寺廟,

公推黃永茂先生擔任董事長,王金生先生負責策劃,花費不少心血,

民國三十七年公推熱心公益之吳 水先生擔任建設委員長,親自督工建造,竭盡心力,十分辛勞,

民國三十八年工程全部完成,同時改寺名為「竹林山觀音寺」。




本寺雖然不是年代久遠的古剎,但建築仍然沿襲我國南方傳統風貌。

巍峨壯麗,莊嚴肅穆,兩側鐘鼓樓巍然聳立,極為壯觀。




寺裡的中庭,更是寬闊,可以容納千人同時參拜。

該寺保留建築藝術的精華,木雕、石刻,不論鳥獸蟲魚、人物花卉、雕鏤得十分精緻典雅。

鐫刻石柱的對聯,書法蒼勁雄邁,都出自名家手筆。




該寺歷經一甲子歲月,致建材腐朽,安全堪虞,廟貌老舊,

於民國七十二年(1983)起經第七屆至第十一屆董監事多次研商,聘請專家學者赴大陸、

日本、東南亞等地,實地勘察,選購琉璃瓦、台灣檜木、大陸青斗石、大陸牛樟木雕等高級

建材,費盡不少心力,終於決定於原址重建。



敦聘專家設計,經多次開會研商定案。 於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廿八日動土改建典禮。

民國九十三年二月廿九日舉行上樑大典。





主體基礎建築順利竣工,約於前年左右落成。

改建後的宮殿富麗堂皇 , 卻已不見昔日的風貌……



為宣揚中華文化,教孝,教忠,後花園圍牆上,由各地信徒捐獻經費,塑造以忠、孝、節、

義為題材雕像,人物鮮活生動,頗受各界人土的讚許。為擴大服務民眾,興建二千五百建坪

的青年活動俱樂部。

民國七十四年(1985)元宵節,台北縣花燈展覽就在這幢建築物舉行,

遊客超過百萬人,為節慶掀起高潮。

 




如今只能從廟前方公園內的石燈籠及狛犬等遺物 ;

追憶該廟昔日的樣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