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中葉,台灣劃入清版圖,南部土地的開墾日漸飽和,閩粵人口密度又逐日增加,因此來台

墾荒的據點,便由昔日的南台灣,向北遷移,轉向台灣北部。

最早因八里坌位在淡水河口南岸, 利於船隻停泊,遂成為移民者最初的拓墾之地。   

清雍正二年(1724)隨著墾殖拓荒的移民人數持續增多,商貿也熱絡起來,逐漸形成『八里坌街』。

雍正十年(1732),閩粵移民於此開發的路線由八里坌沿著觀音山山麓拓展到獅子頭、

庚寮庄(今 更寮)、和尚庄(今蘆洲)、新庄(今新莊)及山腳(今泰山)等處。

清代時或有所聞,先人擇葬五股獅子頭,結果子嗣旺通,風聲傳出,陸續有人葬居此地;

日治時期,觀音山以獅子頭闢為公墓地,墓葬更是集中墓葬於獅子頭一帶(據說是獅象捍門地)。

由航照圖與現地踏勘所得情況,進行推估,得知目前位於基地內的墳墓約有十多萬座以上 ,

堪稱全省最大的墓園。

獅子頭遠望眼前淡水河、基隆河美景,環繞台北盆地的大小山岳歷歷在目。

正所謂葬經在氣感篇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近處雖是滿地墓園,但建造於大正、昭和年間的墳墓隨處可見,還有不少嘉慶、道光、

光緒年間 超過百年歷史墳墓參雜其中,也有黨政要員、大企業家的墓園。

從墓碑上的「兌山」、「西亭」、「儒林」、「燕樓」、「佛嶺」、「金墩」、「蓮溪」等,

可以想見當年先民如何漂洋過海,家族又是如何在台奮鬥及發展。

來到墓地走一趟,對人生的觀感或許有所啟發 ,透過古墳的踏查也可以很知性,

歡迎有興趣的一起來研究。



(顯考  諱火旺  鄭府君一位佳城)


(光緒辛卯重修  皇清顯祖考  諱模倪揚公之墓 )


(光緒丁亥  皇清例贈鄉賓  諱榮根 周佳 ?)


(道光乙未年修  顯考  大渠鄭公墓)


(顯考妣  諡好娘  陳媽李氏佳城)


(顯妣名  滯娘  周媽林孺人之墓)


(顯妣  名娘  楊媽郭氏一位坟墓)


(顯祖考  諡勝實  黃公之佳城)



(例贈大學生  子青杜府君封塋 )


(皇朝顯妣  閨名錦娘  蔡媽郭氏孺人之佳城)


(皇朝顯考  諡活民  王公一位之佳城)




(顯考  諡栽匏  陳謝公一位佳城)



(待贈孺人  陳母暨曾太孺人之墓)

按: 北投陳氏一族在清初康熙末年到乾隆中葉的時間,從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馬巷廳十二都

祥豐里封侯堡山侯亭鄉 (簡稱侯亭)遷到北投定居。

陳氏在侯亭時即已分為五大支派,分別是大長份、相公份、宅裡份、后普份、后壁份。

五大份現仍在舊北投比鄰而居,大長份在菁仔宅一帶,相公份在新市街、大同街祖厝一帶,

宅裡份在學仔內一帶,后壁份在仁記內、瓦厝內附近。

從清中葉在北投已經開發三代,侯亭陳氏算是近代北投地區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開拓者之一。



(皇清  顯妣誥贈安人  號湛娘  蘇媽陳氏佳城)

(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