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始祖自唐末入閩開基(泉州賢坂)迄今逾一千多年,開枝展葉,瓜瓞綿綿,

以移居臺灣發展尤盛,已知的有彰化東螺、四塊厝、鳳山中莊、大甲、后里、神岡……等地。



后里賢坂張家祖墓由三座古墓組成,分別為張彩臣之墓、張青雲之墓及張堪等六人合葬墓等,

此墓群皆建造於日治時期,整體而言,墳墓恢弘,規制完整,墓體雕刻及洗石子作工精緻,

更與地方重要人物關係密切,因此深具歷史文化意義。



按: 張青雲,生於清咸豐二年(1852),為前清例貢生,世代務農並經營糖部,

明治三十二年(1899)投下巨資開鑿內埔圳,由枋寮引大甲溪水灌溉墩仔腳一帶數百甲土地。

日治時期從明治三十三年(1900) 至大正九年(1920)擔任內埔區區長,

明治四十一年(1908)籌設后里公學校(即今內埔國小) , 為地方教育開啟先河…..



張松紀,經營糖廍,漸漸地累積財富,在同治元(1862)年,戴潮春事件,張松紀帶領蔗工守護

大甲堡有功,事平之後,受封為六品軍功,家道日隆。



張青雲繼承軍功之祿,並且經營糖廍有成,曾獲例貢生身份。

卒於大正十四年(1925),得年74歲。



光緒初年,墩仔腳缺水,張程財(張松燕之子)於大甲溪上流鑿圳截取五福圳之水。

後來在光緒二十年(1894),發生了五福圳爭水事件。 張程財於日治時期,不願被日人統治,

密謀起義,被以土匪頭目的罪名加以逮捕,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判處絞刑

明治三十二年(1899) 張青雲投下巨資開鑿內埔圳,由枋寮引大甲溪水灌溉墩仔腳一帶數百甲土地。

內埔圳開成之後,青雲以水易地,用圳水與其它人換取土地,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



明治三十三 (1900)年至大正九年(1920)間,張青雲接任內埔區長。

當時的內埔區下轄八個庄,區役場設在墩仔腳庄。   

明治二十九年(1896),發佈「台灣紳章條規」,大正四年 (1915)5月30日宣布隱退,

大正九年 (1917) 接受紳章表揚。


鎮安宮位於后里鄉墩西村三光路、福音路的交叉處、左側廣場與后里鄉公所為鄰,

前庭廣闊,佔地約五百餘坪,是后里鄉最大的廟宇。

該宮原稱「墩雅堂」,距今己有百餘年歷史。



(顯考  青雲張公墓)

原廟位於今墩東村平安路旁,俗稱墩仔腳中心地點,初由張青雲、張彩臣兩人倡議建廟,

將散祀在民家的諸神,集中在廟宇奉祀,鄉民稱為「公壇」。

明治四十一年(1907) 4月1日 張青雲等籌設后里公學校四年制,校址於后里公園處。

大正元年(1912) 改為六年制公學校。 大正十年 校名更改為內埔國校。



昭和十年(1935)  4月21日淩晨六時二分發生大地震,校舍18間全部倒塌,學生傷亡嚴重。

次年 4月28日遷校至現址,之後校名改為后里國民學校 ; 目前則為后里國小。

張青雲從內埔區長退休之後, 便全力投身慈善事業, 創設『育才會』(1920)與籌組『青雲

博愛會』(1923年)等慈善機構, 捐款助學、獻地建校、鋪橋造路、廣結善緣,其善行引起

總督府的注意;大正六年(1917),受到台灣總督府的紳章表揚。

張青雲之墓以石雕、洗石子裝飾,並設有石桌、石椅。

屬於日治時期士紳大型墳墓,規制完整,墓體雕刻及洗石子作工精緻,

與地方重要人物關係密切,深具歷史文化意義…..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