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統十四年(1449),「黃蕭養」起義爆發。起義失敗之後,朝廷為了加強統治,於景泰三年
(1452)將南海郡轄區內的東涌、馬寧、鼎安、西淋四都和新會的白藤堡劃出,設置了順德縣,
取其「順天明德」之意,縣治太艮堡,並改名大良。
大良街道舊稱「鳳城」,是佛山市順德區政府的所在地。
境內有鳳山,西山廟則為於鳳山山麓….
「西山廟」是順德保護得最完整的古建築之一,始建於明嘉靖二十年(1541),
歷代均有重修,現在保持的大約是清代光緒年間的風格,為一座四合院式的寺觀建築,
由山門、前殿、正殿三部分組成。
山門面闊五間,前有庭階;前、正殿建築屬硬山式頂,殿堂是抬梁式木結構,五架梁。
屋頂覆蓋碧綠硫璃瓦,設有滴水檐,檐板飾有花草木雕,附龍形裝飾性轉角斗拱。
整座殿堂柱式有圓形、棱形、竹節形、方形等,柱礎有覆盆、四方、瓜楞、鬥形等。
廟建於西山(大良街道以西?),人們便以地呼廟,習慣便成了自然。
西山廟的石雕,是南方石雕風格的代表。
山門兩旁的石獅,選用質地細膩的米黃色花崗石材,用圓潤剛勁的線條,表現出了威武神態。
雄獅昂頭撐腿玩球,神態英武;雌獅撫子,舔犢情深。
還有正門前的團龍石陛,以浮雕的技法,刻劃出了一條舒展騰飛的矯龍。
西山廟的潮州金漆木雕刻工精緻,富麗堂皇,表現場景淋漓盡致。
廟內陶塑壁堵,人物造型生動,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西山廟的山門,具有典型嶺南建築風情的陶塑瓦脊,以及南方磚雕纖細秀麗風格的磚雕,
圓渾剛勁的石雕,描繪了日神月神、鶴鹿同春、麟鳳朝陽、渭水求賢、太獅少獅等典故。
廟內的「順德博物館」原址是道教三元宮以及順德農軍幹校,現在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收藏了順德自遠古時期到革命年代的許多珍貴文物。
碑廊中收藏了十六塊石碑,記載了順德不同時期的歷史軌跡。
西山廟位於鳳嶺公園之南,
隔著大馬路,對面便是鐘樓公園;
「鐘樓公園」顧名思義就市保留了一處鐘樓建築…..
小山丘上現為人民禮堂,該處是否即為昔日寶林寺之寺在?
資料上並無進一步之解說,至於鐘樓市否即為昔日寶林寺之鐘樓?
這一些,似乎未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