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訪— 溪頭 益品美術館
益品美術館座落在南投鹿谷往溪頭的路上,純白色縷空 建築吸引大家的目光,開幕於2020年3月,裡面展示王品集團 創辦人–戴勝益 個人畫作, 門票只要100元,咖啡茶飲無限供應, 戶外還有大片草皮活動空間。 「益品美術館」這棟外觀簡約俐落,卻藝術感十足的建築, 吸引許多呼嘯而過的車停下駐足,入內參觀才驚覺 原來是間私人美術館。 這是從小對繪畫有濃厚興趣, 一路學畫至今的戴勝益所創立, 館內 […]
益品美術館座落在南投鹿谷往溪頭的路上,純白色縷空 建築吸引大家的目光,開幕於2020年3月,裡面展示王品集團 創辦人–戴勝益 個人畫作, 門票只要100元,咖啡茶飲無限供應, 戶外還有大片草皮活動空間。 「益品美術館」這棟外觀簡約俐落,卻藝術感十足的建築, 吸引許多呼嘯而過的車停下駐足,入內參觀才驚覺 原來是間私人美術館。 這是從小對繪畫有濃厚興趣, 一路學畫至今的戴勝益所創立, 館內 […]
北部火力發電廠舊稱北部火力發電所, 或稱北部發電所(簡稱北火電廠,台電稱「八斗子電廠」), 為日治時期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台灣電力公司前身)於1937年 (昭和12)開始建造,1939年(昭和14)落成, 裝置容量為38,000kW。 國民政府來台後,於1953年(民國42)擴建廠房, 1955年完成新廠建設,裝置容量增加40,000kW。 電廠經多年營運,於1983年除役, 基隆市政府向台電租用北 […]
烏溪位於臺灣中部,下游流經臺中縣大肚鄉,俗稱大肚溪。 主流上游名為北港溪,於國姓鄉柑子林與南港溪會合始稱為烏溪。 烏溪全長119公里,居全臺第6。 烏溪曾歷經多次重大天然災害, 1959年的八七水災,最為嚴重,幾乎遍及大半的烏溪流域。 921大地震,流域內的九份二山、九九峰、埔里觀音瀑布、惠蓀林場 等地均受到重創, 地震後留下諸多後遺症,鬆軟的土石每逢颱風豪雨 沖刷而下,致使烏溪中下游河床積砂問題 […]
北港溪之名稱與百年前溪岸的重要港埠─「笨港」 有關,因而被稱為「笨港溪」,隨著笨港被改名為北港之後, 也被改稱為北港溪,並沿用至今。 在清代以前被作為往來臺灣海峽至雲嘉山麓一帶的 交通孔道,然而隨著上游河川的改道更迭、洪氾帶來的 泥沙淤積、流量降低等因素, 其航運功能已不復以往。 北港溪為雲林縣與嘉義縣的界河,為中央管理河川, 主幹流發源於雲林縣古坑鄉樟湖山,由東南向西北流至斗六市 海豐崙後,流向 […]
位於南投縣的北港溪,是烏流的主流上游, 主要分布於南投縣北部及台中市一小部份, 發源於更孟山南側的瑞岩溪。 北港溪之名稱與百年前溪岸的重要港埠─「笨港」有關, 因而被稱為「笨港溪」,隨著笨港被改名為北港之後,也被改稱為 在清代以前被作為往來臺灣海峽至雲嘉山麓一帶的交通孔道, 然而隨著上游河川的改道更迭、洪氾帶來的泥沙淤積、 流量降低等因素,其航運功能已不復以往。 北港溪為雲林縣與嘉義縣的界河,為中 […]
惠蓀林場是國立中興大學所屬四個實驗林場中最具規模的林場, 日治時期即隸屬於北海道帝大之「演習林」, 歷史悠久,面積廣達7,477公頃, 場內具有高山、峽谷,地形起伏,風景綺旎, 海拔自本場入口之迎翠橋的450公尺至守城大山的2,418公尺, 高度差異近2,000公尺,因而具備了亞熱帶、暖帶、溫帶氣候等不同 的氣候特色,森林亦隨之呈垂直分布,而兼有三帶的植物種類, 場內大部分的區域保存了原始的狀態, […]
惠蓀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是中興大學農學院所屬四大林場, 惠蓀林場總面積達7477公頃,其中近8成未開發,維持原始林的狀態, 也是全台最大規模的原始森林,景觀與種類兼具教育與賞景功能。 在民國55年11月20日中興大學校長湯惠蓀先生, 視察此地的育林工作時,發生山難殉職於此地,為紀念他 才將名字改為惠蓀林場。 因要修正組織規程於民國69年又更名為惠蓀實驗林場。 惠蓀林場山林間的原始森林林相非常豐富 […]
惠蓀林場是國立中興大學所屬四個實驗林場中 最具規模的林場,日治時期即隸屬於北海道帝大之「演習林」, 歷史悠久,面積廣達7,477公頃, 場內具有高山、峽谷,地形起伏,風景綺旎, 海拔自本場入口之迎翠橋的450公尺至守城大山的2,418公尺, 高度差異近2,000公尺,因而具備了亞熱帶、暖帶、溫帶氣候等 不同的氣候特色,森林亦隨之呈垂直分布,而兼有三帶的植物種類, 場內大部分的區域保存了原始的狀態, […]
麒麟潭,原名大水窟(或做大水崛)、蓮花池,位於鹿谷鄉 永隆村的一座面積十三公頃、三面環山的人工湖泊, 位置鄰近鹿谷市區。 清治時期同治年間,邱、董二姓泉州人利用凍頂山和麒麟山之勢, 築壩蓄水供農田灌溉。 民國63年(1974),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下鄉訪視, 將該潭改名為「麒麟潭」。 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 「大水窟,亦名蓮花池,池中多產蓮花。在崠頂山之麓、 鳳凰山之前,距縣四十五里。池周廣二、 […]
1841年 林家來台第四世林三顯(1807-1856)開始以原生蒔茶製茶。 1855年 清咸豐五年,鹿谷鄉初鄉村的林鳳池赴京應試「舉人」及格返鄉, 從武夷山攜回青心烏龍茶苗三十六株,分贈凍頂山之林三顯,以報答昔日 資助之恩,從此繁殖成園,此為凍頂烏龍茶之始。 1827-1945年 山記第二代林德兒(1827-1891), 第三代林碧仲(1858-1900),第四代林才(1883-1945)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