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 苦瓜寮 朝天宮
苦瓜寮的名稱由來,據說是過去先民許姓家族 捐地給朝天宮建廟,為感謝與紀念,且當時先民搭有 苦瓜棚種植苦瓜,而名「苦瓜寮」。 最初當地先民搭建草寮供奉土地公,之後在乾隆初年 加入神明會供奉天上聖母。 清嘉慶三年(1798)建立「聖母廟」,並從祀玄天上帝。 同治元年(1862)整修,並自赤山龍湖巖迎來觀音佛祖與 天上聖母(三媽)。光緒十九年(1893年)再修。 日治時期,該廟在大正十年(1921)重建 […]
苦瓜寮的名稱由來,據說是過去先民許姓家族 捐地給朝天宮建廟,為感謝與紀念,且當時先民搭有 苦瓜棚種植苦瓜,而名「苦瓜寮」。 最初當地先民搭建草寮供奉土地公,之後在乾隆初年 加入神明會供奉天上聖母。 清嘉慶三年(1798)建立「聖母廟」,並從祀玄天上帝。 同治元年(1862)整修,並自赤山龍湖巖迎來觀音佛祖與 天上聖母(三媽)。光緒十九年(1893年)再修。 日治時期,該廟在大正十年(1921)重建 […]
全臺首邑縣城隍廟為清時所設之對應臺灣縣的官祀城隍廟, 當時稱為「臺灣縣城隍廟」,位於臺南市北區。 雖然其歷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 但現在的廟宇建築是戰後(1980)所重建。 縣城隍廟由知縣張宏於康熙五十年(1711)捐俸興建, 最初位置是在東安坊的縣署北邊,乾隆十五年(1750) 知府方邦基、知縣魯鼎梅將廟移到了鎮北坊赤崁樓右邊, 但隔年(1751)魯鼎梅又移到了縣署北邊。 之後屢次修建,其中知縣 […]
景美區,原名「梘尾」、「景尾」, 位於臺北市南端、文山區的西半部。 東以景美山與木柵為界,北以蟾蜍山與古亭區 為界,西以新店溪與新北市雙和相望, 南以景美溪分隔新北市新店, 山地面積約佔三分之一,有景美盆地一稱。 1950年自臺北縣深坑鄉分出成立景美鎮, 1968年併入臺北市改稱景美區, 1990年再與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 據《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景美源自梘尾, 指瑠公圳大木梘之尾,其址約在今日 […]
石岡區的萬安宮迄今已有185年的歷史,主祀太子元帥 及關聖帝君,在民國53年因建物嚴重腐蝕而重建。 重建的泥作、剪粘邀請來自彰化永靖東寧村的林茂成師傅, 彩繪部分則是聘請石岡當地高齡82歲的劉沛畫師(阿沛師)設計, 為萬安宮量身打造,並與長子劉福銀(福銀師)和長孫劉昌熾(昌洲師)、 劉昌武等畫師共同協力完成,可說是祖孫三代同堂的代表作。 不過萬安宮距離重建已逾50餘年,因屋頂木頭腐蝕嚴重; 於民國 […]
清乾隆四年間(1739),福建省泉州府人林耳順,率領閩粵二省 漢人約三十餘人,由香山進中港,商得當時居住在頭份地區的平埔族 原住民同意,雇用漢民進入頭份從事開墾, 此為漢人拓殖頭份的開始,當時稱為「田寮庄」(今田寮里)。 清乾隆16年(1751)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今蕉嶺縣)客家人林洪、 吳永忠、溫殿玉、黃日新、羅德達等約兩百人,率領宗族飄洋過海到 頭份開墾。 當時,他們以「抓鬮」的方式決定開墾的 […]
保生大帝俗名吳本,宋朝人,少年時學習醫術,學成懸壺濟世, 深受鄉里百姓的愛戴。鄉民為緬懷他濟世救人的菩薩心腸,便為他 建造廟宇,供世人祭祀,並稱他為『大道公』或『吳真人』。 蘆洲李氏來自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的兌山地區, 當年他們恭請同安縣白礁鄉內的白礁慈濟宮祖廟分靈至 兌山鄉金鞍山寺的保生大帝分靈金身、中壇元帥及虎爺渡海來台, 以保平安,入墾大台北地區, 原在蘆洲建有一草寮小廟祭祀,名為「保和宮」。 […]
日治時期明治43年(1910),兌山李氏的李樹華(蘆洲李宅), 以清代貢生的身分,約集族內先賢與各莊頭人研討建造大廟, 獲得眾人的贊同,經費由樓仔厝角、水湳角、溪墘角、土地公厝角、 三重埔角、八里角及對岸崙仔頂角等七角頭共同負擔。 每逢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 由境內七角頭主持豬公比賽, 為蘆洲、八里、五股、三重、社子等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位於蘆洲國小旁的保和宮,主祀神醫保生大帝, 屬李 […]
通霄慈惠宮肇建於清道光1837年,主要供奉神明為媽祖, 是通霄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寺廟修建期間,經歷了1935年新竹、 台中大地震及1959年八七水災等災害之侵擾, 於1968年修復成現今樣貌。 通霄慈惠宮創建於道光年間, 自1837年立爐,主祭祀天上聖母, 而它同時也是這以客家族群為主流的區域之中, 極為罕見的幾間媽祖廟之一。 除了它本身的文化特殊性以外,慈惠宮屋頂上朱朝鳳 的交趾陶作品,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