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 朴子里 張家古厝 (意忍堂)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平埔原住民巴宰族社民,受瘟疫侵襲, 頗有死傷,張達京熟練中醫,他以草藥為社人治病,活人無數。 社人感激涕零,阿穆賜以女兒為妻,其餘諸社頭目皆以女妻之, 張達京成為番仔(原住民)的駙馬,共娶得六名平埔族公主, 俗稱「番仔駙馬」。 雍正元年(1723)原漢紛爭時有所聞,清廷需要幹練人士奔走協調, 遂舉張達京為岸裏社第一任通事。他既是官方通事,又是岸裏社頭目的駙馬, 人又精明 […]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平埔原住民巴宰族社民,受瘟疫侵襲, 頗有死傷,張達京熟練中醫,他以草藥為社人治病,活人無數。 社人感激涕零,阿穆賜以女兒為妻,其餘諸社頭目皆以女妻之, 張達京成為番仔(原住民)的駙馬,共娶得六名平埔族公主, 俗稱「番仔駙馬」。 雍正元年(1723)原漢紛爭時有所聞,清廷需要幹練人士奔走協調, 遂舉張達京為岸裏社第一任通事。他既是官方通事,又是岸裏社頭目的駙馬, 人又精明 […]
1711年,張達京(1690~1773)隻身渡海來台,自鹿港上岸後輾轉 從彰化來到台中盆地大甲溪畔,與居於溪北岸后里一帶的原住民岸裡舊社族人交好, 第一代土官阿穆將女兒許配給他,前後共娶六房平埔族妻女, 人稱「番仔駙馬」。 1723年彰化設縣,台中盆地因官方勢力進入移民拓墾期。 張達京與岸裡社第三代土官潘阿敦以「割地換水」(注:原住民提供土地以 交換圳水)的方式合作,利用墾號「張振萬」、「六館業戶 […]
1732年清雍正年間,潮州府客家人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岸裡社 平埔族土官潘墩仔獲得允許開墾此地,其後自中國大陸引進男丁, 闢建貓霧捒圳(後稱葫蘆墩圳),灌溉範圍廣大。 1736年(乾隆初年),閩人廖舟率眾入墾, 隨後改稱為「葫蘆墩」,屬貓霧梀之梀東上堡。 1824年(道光四年),闢建八寶圳,使得豐原與鄰近地區 (今神岡區、大雅區、潭子區)等地阡陌縱橫,良田處處, 讓市街日益繁榮,甚至逐漸超過平埔 […]
清初世局動盪,盜賊四起,閩粵居民陸續徙台。 1662年至1795年間,墾首施世榜、黃仕卿、鄧遜有等,逐次完成 八堡圳、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鴻門圳、大高圳等溝渠灌溉 今社頭鄉轄域, 漳州府之南靖、漳浦、詔安及潮州府饒平等縣居民 大舉入墾,1736年至1795年間枋橋頭庄形成街肆, 社頭庄成立於嘉慶年間,社頭轄域次第墾建成村庄。 迨移民漸增,漢番爭地,平埔族群勢弱遂於1823年徒居埔里, 其留原 […]
泰安宮附近有地名分早年分別名叫「山田仔」、「山仔」、「三角巷」, 三庄後來因該廟而合稱為「石頭公庄」,至戰後時期再改名為「泰安村」、 「仁和村」、「朝興村」。 泰安宮位於社頭鄉仁和村、縣道137號旁的石頭公廟, 其石頭狀似人臉,也是該區域地名的由來。 此地古時原名(本施寮), 相傳清乾隆四十三年的夏天,此地發生大水, 因山洪爆發溪水挾泥轟然而下,水勢雖猛卻未造成嚴重災害,災後同年農曆 十一月二十四 […]
溪湖地名由來係早前此地有東螺社平埔族人阿力重長、阿束梯茅、 阿這那三兄弟於清乾隆年間在此開墾招佃,其祖父因為本地『有溪有湖』 而命之地名。 所謂溪是指當時的『大突溪』, 當時是濁水溪的主河道,現在名為『舊濁水溪』, 湖指的是『崙仔厝湖』和『沙仔湖』兩個大湖, 分別位於溪湖糖廠鐵道兩旁,(現已不復見)。 另有一說,溪湖從前叫做「湖厝」,位於彰化縣內略中央的位置, 有舊濁水溪及麥嶼厝溪中段斜貫而過 […]
溪湖地名由來係早前此地有東螺社平埔族人阿力重長、 阿束梯茅、阿這那三兄弟於清乾隆年間在此開墾招佃, 其祖父因為本地『有溪有湖』而命之地名。 所謂『溪』是指當時的『大突溪』,當時是濁水溪的主河道, 現在名為『舊濁水溪』,『湖』指的是『崙仔厝湖』和『沙仔湖』兩個大湖, 分別位於溪湖糖廠鐵道兩旁,(現已不復見)。 另有一說,溪湖從前叫做「湖厝」,位於彰化縣內略中央的位置, 有舊濁水溪及麥嶼厝溪中段斜 […]
溪湖鎮因緣舊濁水溪畔,有溪又有湖,故名溪湖。 據傳清朝官吏楊桂森至今三塊厝 (中山里) 荷婆崙的三山國王廟 巡視時,曾題詩立碑曰:「前有濠,後右阿;水西流,安樂窩。」 足見當時風光之秀麗。 清末溪湖隸屬於彰化縣二林上堡、馬芝堡、武西堡各一部分。 明治35 (1902)5月,設溪湖區, 轄內溪湖、頂寮、大突、汴頭、田中央、西勢厝等六堡。 大正9年(1920) 10月,實施街庄制度, 以二林上堡之 […]
埔鹽鄉還未開發之前是一片滿目荒野的草原地, 為「巴布薩」平埔族居住地區,約在三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泉州 來到本鄉拓墾,只見當時地面被耐鹽分植物「蒲鹽菁」所覆蓋, 冬天時寒冷且乾燥,鹽分隨著水分上升至地面, 呈現遍野白茫茫的獨特景象,因此將地名取為「埔鹽」。 說法二則是:清初漢人渡海來到這裡時,大片土地尚很荒蕪, 據老一輩傳下來的說法,埔鹽原早是大片草埔地,因含 鹽分比較多,而有「埔鹽」這地名。 […]
埔鹽鄉還未開發之前是一片滿目荒野的草原地, 為「巴布薩」平埔族居住地區,約在三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泉州 來到本鄉拓墾,只見當時地面被耐鹽分植物「蒲鹽菁」所覆蓋, 冬天時寒冷且乾燥,鹽分隨著水分上升至地面, 呈現遍野白茫茫的獨特景象,因此將地名取為「埔鹽」。 說法二則是:清初漢人渡海來到這裡時,大片土地尚很荒蕪, 據老一輩傳下來的說法,埔鹽原早是大片草埔地,因含 鹽分比較多,而有「埔鹽」這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