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 上平林 范家古厝 (餘慶室)
從7-11超商對面的竹21鄉道前行, 往上坪林地區。 約一公里多,至天主堂叉路口,左轉竹16鄉道,約前行一百公尺, 即可看見左側下坡不遠處的范家古厝「餘慶室」。 范家古厝是當地大戶人家,其祖先范昌睦於乾隆7年(1742)時從大陸廣東惠州府來台,成為竹塹社墾首衛阿貴的佃戶。 至范昌睦的長子范紹權時,隨衛阿貴至關西(舊稱咸菜甕)拓墾,才奠定家業。 乾隆57年(1792),第三代的范汝舟 […]
從7-11超商對面的竹21鄉道前行, 往上坪林地區。 約一公里多,至天主堂叉路口,左轉竹16鄉道,約前行一百公尺, 即可看見左側下坡不遠處的范家古厝「餘慶室」。 范家古厝是當地大戶人家,其祖先范昌睦於乾隆7年(1742)時從大陸廣東惠州府來台,成為竹塹社墾首衛阿貴的佃戶。 至范昌睦的長子范紹權時,隨衛阿貴至關西(舊稱咸菜甕)拓墾,才奠定家業。 乾隆57年(1792),第三代的范汝舟 […]
在關西文史工作者的口中,牛欄河一直是關西人的生活重心,過去關西老一輩生活總離不開牛欄河 。 牛欄河中游的台地在清代因居民設柵欄牧牛,因而稱為牛欄河,這條小溪僅僅五點二公里長,流經關西鎮上, 注入馬武督溪,而後馬武督溪才注入頭前溪,奔流到海。 《關西鎮誌》與關西鎮公所發表之「地名沿革」中描述,據傳關西鎮最初之地名為美里莊,當乾隆五十八年由泉州人 陳智仁者(墾號連際盛)在開墾南門崁下及河背(今之南山里 […]
霄裡是凱達格蘭平埔族的社名,原是平埔族的居住地,此地的開發甚早, 清乾隆六年(1741),有業戶薛啟隆及通事知母六(蕭邦英)集佃開鑿霄裡大圳,後閩粵移民大批入墾, 造成平埔族的遷徒。 移民開鑿洪圳口溪集水成霄裡池,來灌溉稻田,故稻作甚豐,有食不完霄裡米的諺語。 雖然平埔族陸續 遷徙,現仍遺存南興(意霄裡社之南)、社角(意霄裡社角落)地名,留下了歷史見證。 位於霄裡路口的玉元宮 , 原名三元宮,奉祀 […]
翁元乾於清道光年間遷至烏林村墾拓,而後購入田產並建祖厝,世代務農,為烏林村一帶望族; 翁新統大屋座落於烏樹林 田心仔,宅第獨立於田野間,四周竹林環護,充分考量隱密與防禦性。 翁宅建築方位作東南朝西北 …是桃園地區最具客家代表性的古宅 ; 古宅由翁家先祖翁新統建於1905年,屬二進左右雙護龍翹脊燕尾大屋, 由於烏樹林附近有一處名為「泉水空」的活水水源,也有宵裡溪經過,水源充足,烏樹林在以 […]
四方林距龍潭街區西南方約1.5公里處,位於龍潭台地上,海拔約230公尺,往昔森林茂密, 受地形影響,其輪廓呈四方,後來開墾森林所建村莊稱為四方林。 乾隆中葉有黃梅生兄弟等人入墾,將林地闢為良田。後築有靈潭陂、四方林大溝,富灌溉之利, 為稻米及茶葉產地,四方林南端有一村落叫風櫃口,與冬季季風之強勁有關; 東北端有大湖底聚落,有許多水塘在此。本地居民多客籍,黃姓占四分之一以上。 四方林-即今上林村 […]
三林村的舊地名為「三角林」,那是乾隆末年漢人來了之後才有的地名, 更早之前,這片滿佈樹林與雜草的台地,叫做「馬陵埔」。這個地名出現於該村開庄伯公與三元宮的碑文裡, 其中一個寫成「馬林埔」,雖然寫錯了,但卻可以看出當地的淵源。 三林村的馬陵埔,源自於林爽文之亂後,福康安奏請朝廷,於近山地區撥派平埔番丁設屯兵, 官方在此地勘查出196甲未墾荒埔,把它撥給崩山八社日北小屯做為屯兵的養贍埔地。 乾隆末年 […]
葉氏得姓祖為春秋時代楚國令尹諸梁公,傳至一百十三代葉德戚,移徙廣東惠州府陸豐縣螺溪鄉,是為螺溪始祖。 再傳十五世葉奕明,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隻身由陸豐老家,渡海僑居澎湖,娶姚婆媽旋攜眷來臺, 先抵淡水廳桃澗堡,後開基桃園平鎮東勢莊,派下葉氏尊奕明公為來臺開基祖。 葉奕明當年帶著當年七個兒子開荒墾田, 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手足胼胝,終於營成家業。 十六世七大房葉道盛、葉 […]
平鎮的名稱由來是由於以前為了保護從大湖口至中壢、桃園之行旅的安全,因而在此地設置張路寮(今楊梅區 埔心地區)、望路寮(今平鎮區南勢地區),夾在兩地之間的地區則稱為西勢(今平鎮區平鎮里一帶,今桃72線 南平路沿線),後來治安好轉,取以保護平安的意思,改稱為安平鎮。 日治時期的大正九年(1920) 9月1日台灣實施地方制度,將三個字以上的地方都改為兩個字, 因此將安平鎮易名為平鎮,設平鎮庄,屬 […]
鎮安宮建立於清光緒19年(1893),為保佑平鎮地方平安而命名,主祀三官大地,乃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附近環境清幽,空氣清新,是居民騎車、散步的首選之地。 光緒十九年(1894)經地方有志士紳,王益豐、黃賢深、胡家猷、湯源清等,受三官大帝威靈之感召, 乃倡議籌建廟宇供奉三官大帝之動機, 當時選定建廟地址,地名曰大庄平鎮村內,故取名為「鎮安宮」。 埤塘是桃園台地特殊人文地理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