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村 塔山頂上 茅山塔
金門有三大古塔,一是太武山上<倒影塔>,二是水頭村的<茅山塔>,三是舊金城的<文台寶塔>,相傳皆是明洪武二十二年(1387)江夏侯<周德興> 建築金門城時,衡度水陸形勢所建,做為航海之標誌。有類似燈塔之作用, 更多的意義應在於鎮壓風水之煞的指標物件…. 「茅山塔」位於水頭茅山山頂,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7)江夏侯周德興奉命築金門城時所建 […]
金門有三大古塔,一是太武山上<倒影塔>,二是水頭村的<茅山塔>,三是舊金城的<文台寶塔>,相傳皆是明洪武二十二年(1387)江夏侯<周德興> 建築金門城時,衡度水陸形勢所建,做為航海之標誌。有類似燈塔之作用, 更多的意義應在於鎮壓風水之煞的指標物件…. 「茅山塔」位於水頭茅山山頂,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7)江夏侯周德興奉命築金門城時所建 […]
<翟山坑道> 位於金門古崗村古崗湖東南方,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 民國50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開挖,耗時5年才完成,戰時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用,坑內並有停靠碼頭。翟山坑道內由人工穿鑿,工程雄偉媲美擎天廳。 金門的戰備坑道是出了名的,其中翟山坑道更是鬼斧神工的水陸兩用,由陸地通往海面的地下坑道,是近年來才開放觀光,歸金門國家公園管理,位於金門西南方離古崗湖不遠處…. 臨近園區,入口 […]
<太武山> 橫臥金門中間,自古有仙山美譽,全山為花崗岩形成,渾圓不失壯麗,威武又帶點嫵媚,如果在台灣,早是登山客們的後花園.太武山有豐富的植物風貌,除了國軍所植的松樹和木麻黃,烏臼、紅梅消與桑椹等屬於金門原生的植物,四季各有不同的風貌…. 金門太武山為島上最高、面積最廣丘陵地,整個山脈由花崗石片麻岩所組成,海拔二五三公尺雖不高聳,卻因為山勢險峻,怪石嶙峋; 並以各項艱難的軍 […]
金門<太武山>為島上最高、面積最廣丘陵地,由花崗片麻岩組成,海拔二五三公尺; 太武山區以各項艱難的軍事工程及戰役紀念館頗負盛名。<毋忘在莒> 勒石於太武山頂,是先總統 蔣公二度赴金巡視,校閱部隊,於民國四十一年元月親書並勒石於太武山嶺以為復國之精神指標。 太武山與福建同安的鴻漸山是一脈相承,盤據在島的東部,因為嶙峋皆石,像是武士的兜鍪,所以有「太武」之名;又因它是海上的一座 […]
平溪因媒業而興起,明治四十年(1907) 平溪庄庄長<潘炳濁> 發現煤礦露頭,但資源不足並沒有立即開採,隔年1908年串聯了礦業鉅子<顏雲年> 先生,以及日本藤田組合資成立 「台北炭礦株式會社」(台陽礦業前身)才進行開採,同時興建運媒專用的平溪鐵路,沿線也逐漸形成聚落,開啟繁華的黑金歲月。 菁桐坑聚落(包括本鄉薯榔、白石、菁桐三村)曾是台陽煤礦最大採煤礦區,早期礦業興盛時, […]
位於東北角荖蘭山上的<靈鷲山無生道場> ,由<心道法師> 於1983年創建,為一處靜謐清幽的禪宗園區,區內規劃祖師殿、大雄寶殿等殿堂,以及四大名山、十一面觀音、舍利塔林、五百羅漢步道等戶外道場,經常可見許多信眾入殿朝拜、林下修習,沐浴在宗教寧靜莊嚴的氛圍下。 <無生道場> 規劃有「宗教文化教育園區」,配合自然環境的環山朝山步道圍繞著「四大名山」景觀。 其他景點還 […]
<靈鷲山> 位於福隆近郊,不是山名,而是佛教道場的名稱。<心道法師> 於民國七十二年(1983)在此地閉關苦修,後來悟道出關後,創立「靈鷲山無生道場」,規模逐漸擴大,依山傍海,視野開闊而遼遠,可眺覽福隆海岸及太平洋, 近年的闢建之後, 已成為北台灣著名的道場之一。 依據佛典記載: 佛陀曾在「耆闍崛山」(梵名中譯「鷲頭山」,又可意譯為「靈山」)宣說重要經典、傳授禪宗心法,古印 […]
淡水漁人碼頭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淡水河出海口右岸,舊名淡水第二漁港,完成於民國76年;漁人碼頭東連大屯山脈、西隔淡水河與觀音山相峙,聞名遐邇的『淡江夕照』於此可以一覽無餘;日前,隨著港區內嶄新渡假飯店的落成營運,再次成為新北市重要的觀光活動休閒的場地…. 距離前一次造訪淡水漁人碼頭,算算已有近十個年頭了,只能說,時間過得真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改善漁港作業與漁村生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