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 鹽田地區傳統民居 (01)
永安區,得名自境內的「舊永安塭」及「新永安塭」兩個魚塭, 前身「永安鄉」,位於高雄市西北沿海地區,位置約為北緯22.8度, 東經120.2度。北臨茄萣區,東鄰岡山區,東北連路竹區, 西濱臺灣海峽,南接彌陀區。 永安區舊名「烏樹林」,係因早期此地海岸充滿紅樹林而得名, 此外也有「竹仔港」的稱呼。 本里昔日鹽田一片,居民以曬鹽維生, 且居於草寮,故舊名鹽田寮,又名鹽田。 本里居民多係來自台南縣北門、紅 […]
永安區,得名自境內的「舊永安塭」及「新永安塭」兩個魚塭, 前身「永安鄉」,位於高雄市西北沿海地區,位置約為北緯22.8度, 東經120.2度。北臨茄萣區,東鄰岡山區,東北連路竹區, 西濱臺灣海峽,南接彌陀區。 永安區舊名「烏樹林」,係因早期此地海岸充滿紅樹林而得名, 此外也有「竹仔港」的稱呼。 本里昔日鹽田一片,居民以曬鹽維生, 且居於草寮,故舊名鹽田寮,又名鹽田。 本里居民多係來自台南縣北門、紅 […]
茄萣區位於高雄市的西北部,嘉南平原西南方,北隔二仁溪和 臺南市相望,行政區域南北狹長約6公里,由北往南分有白砂崙、 頂茄萣、下茄萣、崎漏(塭寮)四大聚落, 境內幾乎每處都與海洋及潟湖內海近在咫尺, 由潟湖興築起來的興達港是優良漁港, 與永安區的興達火力發電廠隔港嘴相望, 茄萣外海是絕佳魚場,故有居民倚以近海捕魚維生, 區內東側則為海、淡水養殖魚塭重鎮。 明萬曆三十年(1602),陳第與沈有容至東番 […]
此地古昔原為西拉雅平埔原住民族馬卡道支族嘉定社(傑顛社)居住地之一, 「茄萣」地名係由馬卡道語:「Cattia」或「Cattea」音譯而來,這字在馬卡道語 是「十」字與「魚」字的結合,意謂「多魚之地」; 後來漢人以此發音與沙洲上茂生的海茄苳樹相類似, 因此譯為「茄萣社」或「茄藤社」。 又有一說是因為植物名稱而來 : 《台灣通史》虞衡志: 「茄萣:生海濱,本可為薪。皮色赭,以染網。安邑有茄萣莊。」 […]
此地古昔原為西拉雅平埔原住民族馬卡道支族的嘉定社(傑顛社) 居住地之一,「茄萣」地名係由馬卡道語:「Cattia」或「Cattea」音譯而來, 這個字在馬卡道語中是「十」字與「魚」字的結合,意謂「多魚之地」; 後來漢人以此發音與沙洲上茂生的海茄苳樹相類似, 因此譯為「茄萣社」或「茄藤社」。 另有一說是說 由於植物「茄萣」而取名: 《台灣通史》虞衡志: 「茄萣:生海濱,本可為薪。皮色赭,以染網。安邑 […]
灣裡地名的由來,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說認為是過去灣裡到喜樹之間的沙洲呈東南往西北彎曲 的形狀,所以附近區域被稱為「喜樹仔灣」,而後從此名稱 衍生出「灣裡」的地名。 亦有文獻說清初因灣裡位於二層行溪兩個主要出口所形成的 凹形海灣之內而得名,例如灣裡萬年殿醮志採此說。 另有一說認為,該地過去爲臺灣平埔族之ㄧ西拉雅族「加禮灣」 (Kalioan)社所在,後來從此名稱演化出「灣裡」這個地名。 灣裡的發音應 […]
喜樹是臺南市南區的一個濱海聚落,相當於喜北、喜南、喜東三里。昔日臺江內海的七個鯤鯓,其中的六鯤鯓被認為就是現在的喜樹一帶,而學者石萬壽則認為是五鯤鯓。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來之前的史前時代,喜樹一帶為濱外沙洲。相傳在荷治時期,有來自大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蔡、陳、杜、葉到鯤鯓一帶捕魚,見漁獲豐碩,遂定居在各個濱外沙洲。 關於「喜樹仔」名稱的由來,有一說地名來自平埔族群,原本叫「死樹仔園」。另有一說是 […]
喜樹是臺南市南區的一個濱海聚落,相當於喜北、喜南、喜東三里。昔日臺江內海的七個鯤鯓,其中的六鯤鯓被認為就是現在的喜樹一帶,而學者石萬壽則認為是五鯤鯓。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來之前的史前時代,喜樹一帶為濱外沙洲。相傳在荷治時期,有來自大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蔡、陳、杜、葉到鯤鯓一帶捕魚,見漁獲豐碩,遂定居在各個濱外沙洲。 關於「喜樹仔」名稱的由來,有一說地名來自平埔族群,原本叫「死樹仔園」。另有一說是 […]
喜樹是臺南市南區的一個濱海聚落,相當於喜北、喜南、喜東三里。昔日臺江內海的七個鯤鯓,其中的六鯤鯓被認為就是現在的喜樹一帶,而學者石萬壽則認為是五鯤鯓。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來之前的史前時代,喜樹一帶為濱外沙洲。相傳在荷治時期,有來自大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蔡、陳、杜、葉到鯤鯓一帶捕魚,見漁獲豐碩,遂定居在各個濱外沙洲。 關於「喜樹仔」名稱的由來,有一說地名來自平埔族群,原本叫「死樹仔園」。另有一說是 […]
喜樹是臺南市南區的一個濱海聚落,相當於喜北、喜南、喜東三里。 昔日臺江內海的七個鯤鯓,其中的六鯤鯓被認為就是現在的喜樹一帶, 而學者石萬壽則認為是五鯤鯓。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來之前的史前時代,喜樹一帶為濱外沙洲。 相傳在荷治時期,有來自大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蔡、陳、杜、葉 到鯤鯓一帶捕魚,見漁獲豐碩,遂定居在各個濱外沙洲。 關於「喜樹仔」名稱的由來, 有一說地名來自平埔族群,原本叫「死樹仔園」。 […]
荷蘭統治時期,島內用鹽主要仍依賴外來供給, 但文獻上已有煎煮海鹽及築鹽埕天日曬鹽的記載, 地點就在臺江內海最南端七鯤鯓附近名為瀨口的地方。 瀨原意為沙或石頭上淺而急的流水, 瀨口因地形及鄰近河海交界得名。 明鄭時期,據傳諮議參軍陳永華教導民眾改良築埕引海水曬鹽方法, 重建瀨口鹽田,並在洲子尾新設鹽埕,提高產量與品質,是為臺灣 日曬鹽產業的正式發軔。 明鄭後期至清初臺灣曬鹽已有四場: 位於洲子尾的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