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張犛文昌廟座落於台中北屯仁美里昌平路2段(舊地號北屯庄四張犁街東南方),為地方社學
發展而成的寺廟建築。昔時因其屬儒教文祠性質故稱之為「文祠」或「文昌祠」….日治時期,
因日人習慣用語不同,改稱為「文昌廟」。至今門樓仍留有<文昌宮> 之泥塑字樣….

昔日「四張犁」包括今北屯區仁美里、四民里和仁和里一帶,其地名的由來係因初期開墾的農田
約有二十甲地,而每五甲地稱「一張犁」,所以命名為「四張犁」。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將軍施琅打敗鄭氏王朝,奏請朝廷正式將臺灣納入清國版圖。
是年,清國頒布渡台禁令,但仍無法阻止閩、粵移民冒險橫渡「黑水溝」來台開墾,大批漢人
相繼進入臺灣中部移墾。

當時,從彰化縣(半線)到葫蘆墩(今豐原)有一古道,沿路必須經過犁頭店和四張犁等地。
彰化城門往往於天黑後關閉,來往行人若無法及時進城,就須在城外歇宿,直到天亮再進城。

熙來攘往,<犁頭店街> 便成為彰化城北門外的第一大站,商業繁榮自然不在話下。
相對的,在交通要道的另一端,也形成一個商業聚落….那就是<四張犁街>。



一般而言,清代臺灣地方性文祠(廟)之倡建,多半起源於地方仕紳、儒者感念地方文風不振,
為表揚儒術,培養鄉民識字、讀書能力,進而得以參加科舉而創設。

四張犁文昌廟之創建,亦具前述之性質,其前身即為當地儒者所創立的<文蔚社>和<文炳社>。



依日治時期寺廟台帳記載:「文蔚社」是嘉慶三年(1798)游四張犁地區儒者募資而設立;
文炳社」則是嘉慶五年(1800),由當地儒者黃正中、林宗衡等人在附近所開設之書房。

後來,二社取得共識,各自募集社員,籌聚資金,以倡建文昌祠為志。
道光五年(1825),奉旨倡建文昌祠,二社社員成立「文昌會」,奉祀文昌帝君。
同治二年(1863),資金籌募充裕,於現址開始建廟;
同治十年(1871)竣工,奉祀文昌帝君為主神;同時,開辦社學,教育當地鄉民。

之前以文昌廟之名,總誤以為如同南屯文昌公廟一般為近代所修建之廟宇….
造訪之後才發覺其古色古香,蘊寓文史典故之內涵更勝於後者
(以個人淺見深覺應恢復文昌宮或文昌祠之名,方能顯其悠久及風貌 )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七年(1904),文昌廟內龍虎爿護龍曾經無償提供給日本政府作為四張犁
公學校(即今北屯國小)分校之用,左右齋房則作為教師宿舍。

文昌廟供奉主祭神為「文昌帝君」,另奉有「文衡帝君」,「孚佑帝君」,「朱衣星君」,
「魁星星君」為配祀神,合稱為五文昌。


文昌廟座落方位為坐北朝南,略偏東,格局方整;是一座三埕空間,正身護龍前方建三川殿;
護龍未與三川殿連接故無四合院的格局,屬二進三合院的合院建築。



整座建築為中軸線對稱配置格局,主軸線由正殿、拜亭經內埕、中埕、三川殿、外埕到照牆。
建築空間依序為外門樓、三川殿、龍虎爿小門樓、拜亭、正殿、龍虎爿護龍及左右齋舍等。

外門樓、龍虎爿小門樓為主要出入空間;龍虎爿護龍為教學或社區民眾聚會空間;
拜亭與正殿為主要祭祀空間;左右齋舍則為辦公、儲藏等附屬使用空間。


三川殿門扉採用秦叔寶和尉遲恭傳統門神彩繪。該門神彩繪,畫風樸實,武官不佩帶弓箭,
慈顏敦厚,不怒而威,這可說是文昌廟門神彩繪別於其他宮廟的一大特色。

石鼓兩側均呈捲螺狀,造型渾厚,線條流暢;為清中期精典石雕作品,

拜亭屋頂為「捲棚歇山」式,內部由四點金柱支撐大木結構,以雙獅疊斗支撐捲棚屋頂。

前簷牡丹垂花吊筒上豎材雕有一對「倒吊獅」,身背琴、棋;和三川殿步口垂花吊筒上豎材的
「倒吊獅」身背書,畫,合稱「琴棋書畫」四藝。匠師的巧思,令人叫絕。
整座拜亭,可說是集全廟木雕精華之處。

廟中保有不少珍貴之古物,其中包括中部地區<呂賡年>,<陳肇興>及<邱位南> 三位舉人的匾楹

同治十年辛未陽月  天下文明   文炳社同人敬上

光緒十四年冬月  誕敷文德  戊子舉人呂賡年敬立


文列奎垣呼吸直通帝謂  蔚為國器栽培端在儒先 

   舉人 陳肇興敬撰  生員 王煥敬書

文以詩書定化干戈之氣  蔚然山水特生幹清之才

  同治辛未年梅月吉旦  社中舉人 邱位南敬撰


裙堵所見之交趾陶作品,同樣也是精彩到不行….

這才驚覺,這無疑是一處值得仔細欣賞的文祠建築;
比起苗栗及大甲的文昌祠,絲毫不遜色;

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 值得造訪….

(倒是真的建議正名為文昌祠)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