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大尖山」由於開發甚早廟寺頗多,像在世運村斜對面大尖山登山入口處的秀德宮、
秀峰國小後方靜修禪院、半山腰上的彌勒內院、慈航堂,在勤進路上也有聖德宮、五谷仙帝殿
、天秀宮、天道靜修院等都極具勝名,其中慈航堂是以慈航法師肉身菩薩而聞名….

彌勒內院,位於靜修禪院後山,屬靜修禪院的一部分。

花圃中有『蘇氏先祖墓園遺址紀念碑』。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石佛『第二番‧金剛寶寺‧十一面觀世音菩薩』也位於院前花圃。






慈航法師1954年圓寂於汐止彌勒內院,以肉身不壞,成為台灣首尊全身舍利菩薩,
人稱「慈航菩薩」,目前台灣佛教界很多高僧都是他的弟子及學生。




話說慈航法師乃福建建寧人十一歲時母親去世。十七歲時父親去世,之後至泰寧峨嵋峰
出家,禮自忠和尚為師。十八歲壬子年秋,法師到九江能仁寺受具足戒。
受戒後,遍禮九華
、天台、普陀諸道場,參禪於揚州高旻寺,聽教於諦閑大師,學淨於度厄長老,求學於太虛
大師之閩南佛學院,得法於圓瑛法師。





三十六歲,赴香港、仰光一帶講經,創辦仰光中國佛學會。
四十一歲歸國,經香港、廣東、上海,溯江而上,歷無錫、常州等處弘法。




四十七歲,駐錫馬來亞,往還於星州、馬六甲、吉隆坡、怡保各地,巡迴講經。
五十三歲,任安慶迎江寺住持。創辦佛學研究部、致力教育,深得太虛大師之贊許。


五十四歲,民國三十七年,應中壢圓光寺開山主持妙果和尚的邀請來台灣,
成為光復後第一位來台的大陸高僧,創辦「台灣佛學院」帶動近代台灣的佛教教育。




五十六歲,法師駐錫汐止靜修禪院,四方學者多來請益,青年僧伽聞風赴止,德法者眾。
五十七歲,民國四十年,由總統資政趙恆惕等組織護
法會,建築彌勒內院
每日講因明、唯識、楞嚴、楞伽、攝大乘論諸經典。




民國四十三年,圓寂於彌勒內院法華關,弟子依大師遺囑封缸入殮,三年後再予開缸。

開缸後法師肉身完整,呈琥珀色,五官分明鬚髮生長,兩手下垂雙腿盤坐,宛然如生,
為台灣保存肉身不壞之第一人。

彌勒內院右廂仍保存大師閉關之所舊貌….



慈航堂正是為紀念這名台灣首位肉身菩薩之所興建,
於民國五十二(1963)年慈航大師圓寂九週年落成,並將大師金身迎入慈航堂。

慈航堂後來因空間太小,才在2000年起用現在的慈航紀念堂。




 

新的慈航紀念堂知名建築師和建築學者漢寶德設計,

是結合現代風格的廟宇建築







登上紀念堂山頂,向四周展望時,遠近名山勝地皆歷歷在目,像是七星山、大屯山、
紗帽山、觀音山、台北盆地,


也可近距離觀賞大殿之飛脊屋簷

如此秀麗山水,使得大尖山「秀峰」之名因此而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