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古地名稱為「錫口」,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所謂「河流彎曲之處」,

東南邊丘陵地,東北邊基隆河蜿蜒流過,最初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狩獵的區域,

清康熙三十六年 (1697  ) ,郁永河的裨海紀遊說這裡是麻里折口 ( 也稱為貓里錫口 ) ,

嘉慶二十年 (1815  ) ,省略貓里二字,簡稱「錫口」,





日治時期,當地大部分區域仍為農田,水圳溝渠縱橫其中,僅有數處發展成工業廠區。

最早出現於松山地區的移民,首推康熙年間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渡海而來的先民。



至乾隆後,又有泉州府同安縣人至基隆河沿岸一帶開墾,至今,松山住民仍以安溪人居多。

當時,松山地區的交通全靠水運,光是松山慈祐宮至南松山的路程,可供停靠船隻的碼頭,

就有五、六處之多,裝卸貨物方便,商業繁榮,有「小蘇州」之稱。




松山慈祐宮不僅是宗教中心,在當時松山尚無大規模市場時,慈祐宮前廣場為當時商品交易的

買賣市場,而廟後基隆河沿岸則為裝卸貨物的船埠。



「松山慈祐宮」原名「錫口媽祖宮」,肇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

相傳昔日有一福建省行腳僧,俗名林守義,法號衡真,由湄州奉載天上聖母分靈金身,於雍正

末年渡海來台,在滬尾(今淡水)登陸後即沿途化緣。




乾隆元年(173年)行抵錫口,因當地士紳多為泉邑同鄉,對媽祖信仰深厚,乃倡議立廟供奉。

經集資募捐十餘載,於乾隆十八年開始興建,至乾隆二十二年完竣,成為錫口居民精神皈依的聖地,

也是當地的居民活動中心。




該廟歷年來,雖經多次整修改建,但廟內尚保有部份當年建廟時之古物,

且整體建築古色古香,頗為壯觀…..



慈祐宮成為錫口十三庄居民的精神中心,亦是當地生活及文化中心,

十三庄包含了現今的松山、南港、內湖等境內的十三個村庄。




慈祐宮為三川五門三進建築,正殿為三層重簷,正殿左翼為鐘樓與右翼鼓樓相望,

屋頂脊剪黏或交趾陶作品多以龍鳳與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為主,

中門兩側有嘉慶年間雕刻的石獅子乙對,中央門上書「慈祐宮」,



龍門曰「左輔」,虎門稱「右弼」,進入後殿係一巍峨堂皇的六樓建築,雕樑畫棟,呈現莊嚴氣象。

慈祐宮開基至今已有二百五十餘年,雖歷經數次翻修及重建,仍保存著不少歷史文物,




如乾隆四十八年(1783)眾弟子敬獻之「利齊參天」橫匾,光緒五年(1879)福建師補鹽大使

華有滋敬贈的「德水靈揚」匾額,光緒十六年(1890) 庚寅科進士趙鴻敬題之「神之格兮」諸古匾

皆功頌媽祖的靈顯,






另有二百餘年歷史的石雕古香爐,雖經歲月無情的洗禮,仍不失珍貴之貌。

中庭保存著古銅鐘等舊構件 ;

廟後方的堤岸邊, 則放置了一些壁堵、石刻楹聯等物件 ;





其中部分為新品, 一部分則為古物……





每年於農曆四月間舉辦「媽祖過爐」年中祭典,

由錫口十三街庄輪流舉行;


活動慶典越辦越盛大,漸漸演變成一年一度的「松山迎媽祖」,

這是台北地區規模最盛大的廟會祭典活動。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