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台灣東北角的濱海聚落貢寮,從前是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三貂社的生活領域,
三貂社本名為「基瓦諾灣社」(Kivanowan﹞。
百年來,該族便居住於此,過著以漁業為主,狩獵、農業為輔的生活。
後來相傳在1626年(明天啟6年)5月,一艘西班牙船隻行經台灣東北角一海灣,船上水手見到海岬外伸和三座小峰
比鄰排列,恰似其故鄉聖地牙哥城,遂稱此地為「Santiago」,後來被當地人音譯為「三貂角」。
因此,三貂角灣附近的部落便稱為三貂社或山朝社。
漢人勢力進入這地區以後,「Kivanowan」(基瓦諾灣)這個稱呼不復存在,「三貂」這個名稱則被保留下來,
並用來當作整個區域的總稱,其他譯名也有稱做「山朝」或「三朝」者。
1773年至1795年,漳人吳沙招募一批墾民來此開墾。寄居本區丹裡(仁里里)因三十六社平埔族,散處在近港附近,
時漢人極少進入,而吳沙通平鋪族人語言,生性任俠、重信用、講義氣,與先住民通市甚得喜愛。
日久一批窮困潦倒漢人前來投靠,並發給每人米一斗、斧一柄。
入山採樵抽籐,於是投靠的人日漸增多,闢地也益廣,「槓仔寮」也一直被沿用。
澳底一地為嘉慶時期(1796-1820)漳州吳姓所闢。
清初時有琉球人來捕魚居住,故名琉球澳。
吳姓開闢之後以澳似畚箕形,且地勢低下,乃改名澳底。
位於濱海公路旁的仁和宮是澳底居民的信仰中心,
創建於清道光初年,至今已有 150餘年的歷史,供奉的是漁民篤信的媽祖,
廟宇的建築形式為一條龍二進式、三川脊、硬山頂格式。
殿中有一對龍柱為大正九年庚申 丹裡庄 內寮弟子 吳石枝 吳如松 藍火盛叩謝 ,
昭和十年立的壁堵上刻有 發起人 林阿妙 請負者 張華水以及信士 吳如天 吳振芳 吳坤成 吳文智 吳德昌 吳登旺
吳阿壯等人敬立的字樣 ;
顯示吳姓是當地的主要姓氏 ………
話說清乾隆中葉,吳氏 等人到達三貂社地進行開墾(即現今之貢寮村),即為本區開闢之始,
而後漢人自基隆翻山越嶺,經三貂古道移入貢寮,逐漸形成小聚落,
原仁和宮對面一帶,有吳氏聚落二座,一稱石頭厝,一名大厝底,為貢寮最先發展之聚落 ;
吳沙的墓就在澳底東南臨海之一隅。
仁和宮的門神彩繪係由潘岳雄所繪製 ;
廟後的公園內還保存著一些舊廟的遺構 ,
可惜均殘破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