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0740.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

日本於1895年佔領台灣,接收了清末的竹塹城。殖民初期(18951904年),由於全台各地抗日活動頻傳,

新竹城區並無大型的改造建設,而是延續清末洋務運動的一連串近代化建設。

1900年以後,全台軍情大致安定,台灣的城牆都由陸軍轉交地方政府管轄,這些舊城在近代化的觀念下,

被視為阻礙城市發展與交通的屏障。

DSC00871.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873.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

明治三十四年(1901),由於北門金德美商號大火沿燒,使得北門城付之一炬。

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為興建火車站站前大路,將東門與南門間部分城牆拆除,爾後隔年陸續拆城設路,

也拆毀西門、南門及其間的城牆,並將城牆舊材轉用為公共建築設施與兵營的建材。

如此一來清末竹塹城的行制逐漸瓦解…….

DSC00761.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759.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760.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

但由城牆舊址的街道仍可看出原城的位置與風貌,尤其是日治初期殖民政府尚無財力興建新的官方及公共建築,

故多沿用接收自清廷,因而暫時保留整個清末竹塹的風貌。

 

 DSC00892.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896.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897.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

1905年開始,新竹市街就著手整體「市區改正」 的近代化計畫,包含衛生改善、街道計畫和公共建設。

將市街範圍由清末舊城向城外擴張,部分街道仍沿襲舊有,另有一大部分新設街道則成90度垂直相交的格子狀系統,

且其走向與南北呈45度斜角。

DSC00821.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886.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885.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

這種西方19世紀近代化的城市規劃方式,已將清末新竹的傳統市街型態引導向另一種近代化城市的型態。

大正九年(1920) 公告的新竹市區改正計畫,再次大規模改變市區的結構。

DSC01494.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1496.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1495.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

整體街道系統作了修正,以消除竹塹城跡與清末舊市街的街道,使整個市區更接近格狀的道路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新竹地區的行政中心,已由過去淡水廳署衙門的位置轉移至新的新竹州廳的預定地(現今中正路上的

市政府),這表示新竹的市中心已計畫由台灣人的街區(城隍廟、北門街),

轉移到以新竹州廳為中心的街區。

DSC02219.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2220.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737.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740.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734.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

遊走在東門城到東大路之間的中正路一帶商圈 ,

同樣可以探訪到一些散落期間的日治時期街屋建築…….

DSC00738.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DSC00739.JPG - 新竹  東門街屋風情(下)

位於或車站右前方, 鄰近東大路一處私人宅邸, 其形制及規模完整;

只是欠缺資料, 不知其相關淵源如何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