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播文物館舊稱台灣放送協會台北放送局民雄放送所、中央廣播電台民雄機室、中央廣播電台第一發射基地 。
1937年,日本政府決定興建一座大功率廣播電台對抗中央廣播電台的強大功率,選擇於民雄地區建設,由當時臺灣總督府
營繕課課長鈴置良一擔任設計師。
1938年動工。1940年完工,稱為台灣放送協會台北放送局民雄放送所。
當時使用的廣播塔為兩座206公尺高的T型天線鐵塔,裝備日本電氣(NEC)製造的MB-15-A型100瓩中波發射機,
於該年9月28日正式開播,電波涵蓋範圍遠及東南亞和中國大陸江蘇省及南京市等地區。
1945年,民雄放送所由原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改組的中國廣播公司接收管理,
改為「台灣廣播電台民雄播送機室」,使用中央廣播電台呼號。
嗣後並增添微波傳送系統,並於1954年新建四塔定向天線系統,1954年5月20日改名為「中央廣播電台民雄機室」
並開始對華中地區播音。
1980年因中央廣播電台改隸國防部,改名為「中央廣播電台第一發射基地」。
1998年中央廣播電台脫離國防部,並與中國廣播公司海外廣播部合併。
目前民雄分台擁有四部發射機(三部短波、一部中波,中波發射功率有50千瓦和100千瓦,短波發射功率有50、250千瓦),
接收台北總台製播的節目,對華中地區、華南地區及海外播音。
機室為兩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座北朝南,建築整體呈T字形,也因屬戰時建築,結構相當強固,
可說是當時民雄地區是少數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建築設計師鈴置良一順應當時國際建築思潮,在建築設計上常常運用了連續開窗及明顯窗帶與水平線版,
強調水平線的流線風格,明確劃分各層樓,有時以連續的細長型窗戶和明確的柱與牆的劃分界線,
呈現出簡潔明快的造型。
層與層之間有寬飾板,外貼材則搭配淺色溝紋面磚,邊界加相當費工的洗石子飾條作框邊加簡潔弧形飾條修邊,
底部更設有止水溝槽,面磚與洗石子的區帶則非常清楚,此水平飾條適巧成可成為窗戶雨遮作用,
二樓舊機房設有半圓形氣窗。
建築外型正面牆身,垂直水平的現代建築風格,牆面鋪有淺色溝紋面磚與洗土黃石子,牆面洗石子經溝縫處理,
有歐洲歷史建築基座之「仿石砌」外觀。
周圍的樑柱埋入混凝土內,並處理水平出簷板,
二樓做女兒牆作頂樓處理垂直荷重的傳遞方式,由小樑傳遞至大樑,
再由柱將來自大樑的垂直載重向下傳至基礎,由基礎將力量分散至地盤。
某些部分用懸臂特性做小陽台等具有現代建築的特色,但又在重點部分設計圓柱與圓拱窗,不讓建築外觀淪於平板、
單調與不協調。可能因當時潮流,再加上戰時訴求固與經濟效益考量,整棟建築外觀極少細部裝飾,
主要視覺效果呈現強烈的水平及垂直分割元素。
由中央四柱門廊進入主入口後,於前辦公室間以中央通廊分左右兩邊,而中央通廊則直通後段機房。
通廊前段是較通廊稍寬的玄關,有樓梯、接待小櫃臺、小儲藏室及辦公室,走廊後段兩側多為辦公室。
一樓後段中央為開放機房,右有會議室與播音房,左為變電機房,與二樓則利用一金屬便梯相通。
二樓格局大致與一樓相同,牆體以油漆粉飾,踢腳施作磨石子。
二樓樓梯位置的內部開窗(上)直徑94公分,磨石子牆框。
一樓的門廊頂成為二樓的戶外平台,中央通廊兩側有局長室,戰時隔音之播音間與會客室。
二樓後段是放送機室,二樓機房地板則以複式木板架高施作,設計夾層佈放線路,
其左為高壓機電室,右則開闢為除役老設備展示室。
因本身歷史悠久,故於改制前即規劃為「國家廣播文物館」,於1999年元月正式開館。
2001年,國家廣播文物館被嘉義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並被文建會列入台灣歷史建築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