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溪發源於阿里山鄉的東水山。流經台南市楠西區、玉井區、大內區、山上區、善化區、官田區、
麻豆區、安定區、西港區、七股區、最後在安南區和七股區之間,流入臺灣海峽,全長138.5公里,
流域面積1,176.7平方公里,源頭海拔高2,440公尺,
其主要支流有塔乃庫溪、普亞女溪、草蘭溪、後堀溪、菜寮溪、官田溪等。
歷史上曾文溪頻頻改道,被居民戲稱是「青瞑蛇」。
昭和十三年(1938)堤防竣工之後,河道趨於固定。
日治政府對於曾文溪的氾濫感到十分困擾,終於決定在昭和6年(1931)舉行曾文溪治水工事的興工。
治水工事繁浩,並迫使檨仔林遷村,一直到昭和13年(1938)才告竣。
日人為紀念這個為期七、八年之久的治水工事,
因此在堤防設置了曾文溪治水工程紀念碑以供後人憑念。
治水紀念碑的位置在南海溪埔寮庄頭的堤防上,靠近西港大橋橋頭,碑體成立錐狀,有兩人以上的高度,
可惜碑文早已被刨毀,看不清上頭的文字。
紀念碑旁有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掩住了大半的紀念碑,也由於角度的關係,
使得在西港大橋匆匆而過的駕駛者忽略了它的存在。
儘管漸被人們遺忘,治水紀念碑至今仍默默地站立曾文溪的提坊上,
紀錄著當年河道氾濫、治水興工、舉村遷移的過往舊事,
也守候著堤防外安居樂業的西港居民們,
自此免於水患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