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溪南里以地處橫溪之南,是以自古以來即稱為溪南,日治時期屬溪南庄。
三角湧為三峽之舊名,其得名即以其地處於大嵙坎、三角湧、橫溪三河匯流之口,
故名之為三角湧 …….
清初有福建泉州人陳瑜招募佃丁,由今鶯歌鎮進墾於此,旋又有泉州安溪人董日旭率族來墾,
移民於大姑陷溪、三角湧溪、橫溪等三溪匯合之三角形沖積平原上,拓墾成莊,名之為三角躅。
按『三角』及因三角形平原而名,『躅』為住足不前,因三面環水故也。
至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 娶大陸長江上流「三峽」地名改稱為三峽庄,
1941年住民聚增,升格為三峽街,光復後改為三峽鎮。
橫溪,地處三峽區北部,範圍大致包括竹崙里西北端、溪東里、溪北里南半部、溪南里
(不含東南端及西部中段偏南、介壽里東南角及東部中北段) 。
橫溪地區全境位於大漢溪二級支流橫溪下游地區。
沿著橫溪南岸的道路行進,終點處會來到隸屬於法鼓山系統的天南寺……..
法鼓山天南寺的成立,是有段故事的。
據說原地為邱春木 先生所有,其子女為完成父親遺願,因緣際會下和聖嚴法師結下善緣,
後來捐出土地作為禪修道場,並以天南寺為名來紀念邱老先生。
法鼓山天南寺位於半山之嶺,形勢獨立而視野廣闊,並將山腳下熙攘的三鶯地區收入眼底,
頗與法鼓山眺望金山平原的悠適氣氛幾分相似。
加以建築風格現代,銅黑的瓦片屋頂,灰白與磚紅相間的主體,方塊線條展現樸實大方的氣度,
和法鼓山的建築群色系與形式相近,
故享有「小法鼓山」之美名………
2008年1月 歷經一年的建設,舉行大殿安樑典禮,安樑儀式由僧團法師主法。
2008年底建築外觀成型。
2009年 8月 僧團男眾部進駐天南寺,2010年舉行落成啟用典禮;
天南寺兼具禪修、教育、慈善與淨化人心的功能。
環境清幽,自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