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古稱「灣海」,因其境內有「九曲灣」而得名,
三國東吳永安三年(260)歸屬東安郡管轄,唐嗣聖元年(684)歸屬武榮州管轄。
治所為今南安市豐州鎮。
宋開寶年間,唐名臣安金藏後裔安連濟徙居灣海,易「灣」為「安」,始名「安海」。
安海屬晉江縣治下開建鄉修仁里,稱為安海市。東為舊市、西為新市。
由于海外貿易發達,元佑二年(1087),泉州設立市舶司,於安海設立徵稅關卡,
因境內有一清澈石井故稱「石井津」。
後因兩市徵稅紛爭,建炎四年(1130)設「石井鎮」,首任鎮監為朱松(朱熹之父)協調船舶稅務。
鎮內所轄有現在晉江安海、南安石井。
明承元建制將「石井鎮」拆分為兩個鎮,南安石井沿用「石井」為名。
安海則因屢受海盜入侵,希冀平安故改稱為「安平鎮」。
清朝時復稱為安海。
康熙廿三年(1684)「甲子復界」靖海侯施琅在夷廢近30年的鎮區,興修舊街,
草建簡易民房五百多間以租賃,並在在水心亭等處港塢修建碼頭。
康熙復界後安海的建設主要沿著安平橋到龍山寺為主軸,
建設有三崎五坊九圍十埕十八埔廿四境卅六巷………..
西河境一帶顧名思義,應該是林姓聚集之處所。
銜遠別墅位於安海大巷通西河境,為清同治、光緒年間安海著名慈善家、經商上海江浙一帶的
富商林瑞崗、林瑞佑兄弟故宅。
因用於供子孫輩延師授學課讀,故又稱林家西書房。
內有一座由假山疊成的園林,有山洞、石階、小橋、亭子、古樹、修竹、天然
石桌石凳和花瓶形的門洞、花窗、花廳等,頗有名氣。
位於大巷底相鄰的兩間古民居,分別標示為頂林、下林;
應該就是前文所提的林氏兄弟故宅。
另位於西河境南隅的林氏宗祠,
以及西河境14號歷史建築出磚入石的外牆,
顯現出悠久的歷史脈絡………
再次的造訪,巷弄內一些歷史建築已掛上銘牌,
然而卻僅見其名,而不見其解說內容,
因而無從進一步知道其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