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臺帳》一書中,記載凌雲禪寺占地約有9200坪,氣勢與規模甚大,
曾於大正三年(1914)和大正七年(1918)整修增築,因加入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稱
「臨濟宗妙心寺派觀音山凌雲禪寺」,
開觀音山派(凌雲寺派),與基隆月眉山派、大湖法雲寺派、高雄大崗山派並稱
日治時期台灣佛教四大門派、四大名山,並曾經當選為台灣八景之一。
大正十五年(1926),日本佛教界由各地佛寺募捐數尊石雕觀音像來台,
在內巖(凌雲寺)與外巖(五股西雲寺)之間的道路上設置「台北西國三十三所靈場」,
即今「石佛古道」。
民國81年(1992),9月9日凌晨,禪寺後山崩塌,土石壓毀後殿。
民國82年(1993),6月5日下午發生第二次山崩,石塊泥漿沖入後殿。
開山凌雲寺是五股鄉歷史最悠久的寺廟,建於乾隆4年(1739)。
前身名為「凌雲古剎」,主祀「南海觀音佛祖」,俗稱「內岩(巖)」,
後來因毀壞而寄祀於同在觀音山上之西雲寺(大士觀),稱為「外巖」或
「龜山巖」、「獅頭巖」,與「內巖」凌雲禪寺相對應,
於1816年才又迎回安座。
位在五股鄉的凌雲禪寺有兩座前身,分別為凌雲古剎及凌雲禪寺,
現今的凌雲禪寺指得是後者。
凌雲禪寺又稱為「內巖」,與有「外巖」之名的西雲岩寺對稱,
寺院以供奉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為主,是東南亞最巨大的室內供佛,
並奉祀有地藏王菩薩、目蓮尊者及觀世音菩薩。
後殿的大陀螺尼殿為明治四十二年(1909)所建,
寺正殿立面為洋樓式,
是一般台灣廟宇少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