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護庇宮主祀天上聖母,是鹽水地區的公廟。
該廟又稱月港護庇宮、鹽水媽祖宮,所在的中正路古名即是「媽祖宮街」。
鹽水區,古稱「大龜肉庄」,由於地處八掌溪和急水溪兩溪沖刷的三角地帶平原上,
地形略微彎曲,狀如新月,因此古名「月津」或「月港」,是清代周邊平原區的政經、
交通及軍事中心,
「一府、二鹿、三艋岬、四月津」的台灣俗諺,
說明了鹽水的重要性,繁華一時。
隨著港口淤積,鹽水港漸失功能,惟往昔遺留下的街道紋理。
鹽水護庇宮確切的創立年代不明。
有傳說護庇宮原本是福德祠,建於明天啟元年(1621),當時顏思齊、鄭芝龍來臺,
有些人便到大龜肉(鹽水舊稱)居住。
天啟三年(1623)鹽水糖郊「崇興行」自湄洲迎來一尊媽祖(糖郊媽),
合祀於福德祠,該廟因而改成「媽祖祠」,為護庇宮前身。
而後據說明鄭部將何積善、範文章到鹽水墾殖時,也迎來一尊保佑鄭軍登臺的媽祖,
即今天護庇宮的鎮殿大媽。
康熙廿二年(1683)媽祖被封為天后之後,
該廟從「媽祖祠」改稱為「天后宮」。
而根據《諸羅縣志》(1717)的說法,
該廟乃是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居民所合建…….
康熙之後,護庇宮在乾隆四年(1739)重修,之後在乾隆六十年(1795)由董事
陳惠生、李同泉、李艷淑、黃恩德、趙相泉[註 3]等人集資重修。
到同治四年(1865),李瑞馨、李國章、陳士清、陳番河等人再次重修護庇宮。
光緒四年(1878),陳大生、李安邦、蘇添港等又再次發起重修。
日治時期,護庇宮在大正三年(1914)整修過一次。
而後在大正十四年(1925),鹽水街長陳宗能倡議前往湄洲進香,眾人附和
遂派陳卻、李海龍二人奉開基三媽出發,事後又迎回一尊媽祖神像。
二次大戰後,信眾於民國四十七年(1958)11月組織重建 護庇宮委員會,
次年(1959)3月動工,11月上樑,到民國六十一年(1972)才完工。
此次重修請來潘麗水負責廟中的彩繪,葉進益製作壁堵與水車堵。
民國九十四年(2005),護庇宮的凌霄寶殿完成。
護庇宮除了是鹽水的公廟之外,由於當地過去曾是倒風內海的總吞吐口岸,
使得其信仰範圍涵蓋鹹水港保、太子宮保、龍蛟潭保、白鬚公潭保等地(今臺南市鹽水區、
新營區、後壁區、嘉義縣布袋鎮、義竹鄉、鹿草鄉等地),
號稱有72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