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區,舊稱「大武壠」、「噍吧哖」,前身「玉井鄉」,

位於臺南市東部山區的玉井盆地內,居台20線(南橫公路)、

台3線(內山公路)與台84線(北門玉井線)三省道交會處,

鄰近曾文溪,是臺南市東部山區的

最大城鎮暨農特產集散區域中心,

玉井原是大武壠族(又稱大滿族)所屬噍吧哖等社的居地。

明鄭時期,住在大目降(今新化區)一帶的西拉雅族因受

漢人侵擾而遷居並佔據此地,

迫使大滿族人往臺南白河與高雄內門、杉林、甲仙及六龜一帶遷居。

清雍正年間,漢人在此建庄。

1920年地名大變革,日人順勢將語音艱澀的「噍吧哖」(Tapani)

改為日語音近之「玉井」(Tamai)。並設置「玉井庄」,

歸臺南州新化郡管轄。

戰後設臺南縣玉井鄉,

2010年12月25日因市縣合併

而成玉井區至今。

玉井在日治時期以製糖興盛。

1960年代由政府推廣芒果改良種,鄭罕池率先大幅種植

愛文芒果,今已成重要產地,有芒果的故鄉之美譽,

因此在臺灣,提到「玉井」差不多就是「芒果」的同義詞,

享有極高的聲譽。

玉井老街沿革可追溯至清乾隆29年(1764),

雍正年間,因漢人陸續移入,商業日益發達,進而發展

成為「噍吧哖街」,這條街的現址,也就是位於今日北極殿

前方的兩側街道。

玉井商圈以中正路老街為主,涵蓋興南客運旁圓環、北極殿

及農會等重要地標,北以富強街、南以中正路、東以農會旁巷子、

西以民生路為界形塑玉井商圈之範圍,整段老街距離不過約100公尺,

因串聯重要交通運輸、人文信仰及產業轄點,

是市區商業聚集處,擁有許多老字號店家。

玉井北極殿舊稱大武壠祖廟北極殿,

自玉井鄉闢墾以來,

即為境民精神寄託之所、宗教信仰之重心,

因此肇建訖今三百多年來,香火鼎盛,俎豆綿延,

蔚為地方世代薪傳之信仰依歸。

可惜修繕之後,古意略現不足…….

老街另一項醒目的特色,當然與芒果有關,

沿街林立好幾家專賣芒果冰的店鋪,

近來小城鎮的街景增添了不少繽紛景緻,

從整面牆的彩繪到量身訂做的店家招牌,

都十分具有特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