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自清起,三百多年發展史中,
1920-1945年日治時期,是最繁華的年代。
1937年時,由街長廖重光,計畫主持西螺都市計畫變更後,
西螺街內每條道路寬敞整齊,路兩旁紅磚綠樹,人車分行的
人性化設計,當年在全省街道美化比賽時勇奪第一美譽。
「西螺老街」,指西螺鎮延平路,東起大同路,西至中興路,
北起修文路,南至中山路,仁和街之範圍,區域內含永安里、
中和里、福興里、光華里等四里。
西螺老街空間分為公私兩種。
公共空間包含延平路與東市場,東市場是西螺第一處市集地,
也是西螺老街的文化起源。
私有空間則包括142棟私有老街屋,是西螺老街的寶藏,
每一間老屋內的故事,都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
福興里位於本鎮街區之西北角,舊地名有「成美街」、「街肚」。
福興里的範圍東至公正路與中和里為界,西至建興路與光華里為界,
南至中山路與正興里為界,北臨濁水溪堤岸。
因此地為本鎮街區最早發展之區域,
故俗稱舊街。
「街肚」昔日自東市場至媽祖廟的路段稱之,
即在延平路(大街)位於本里之西側及福興里的部份,
因屬街之中段,故稱街肚,是僅次市仔頭的熱鬧區域。
「後菜園」的名稱,又稱為後壁菜園,
位於大橋路與修文路之間、中和里之北方,
「埤寮巷」位於延平路與修文路間之南北向的巷道,
乃昔日後菜園一帶為管理灌溉埤圳的功用,
而於此建一寮舍,故稱之為「埤寮巷」。
位於修文路上(福興宮廟後)路旁,
有一鍾姓街屋。
其旁有一巷弄通往媽祖廟的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