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地質公園,又稱為野柳風景區,是位於新北市
萬里區野柳里的風景區,屬於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範圍內。

由於其天然的地質景觀,
是臺灣北海岸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野柳地區為大屯山山脈延伸至東海之岬角,
全區長約1700公尺、寬約250公尺。
當地地景因造山運動、風化及海蝕等作用
而呈現奇特形態的蕈狀岩,其中有「女王頭」、
「仙女鞋」、「蕈狀石」、「燭臺石」、「薑石」、
「單面山」等特殊景觀。





野柳一帶有一狹長的砂岩層突出海岸線,
深入東海形成「野柳」海岬,
將海岸分隔為北側的金山灣與南側的翡翠灣。







野柳岬海岸出露了堅硬的厚層砂岩,
南側翡翠灣由軟弱的砂頁岩所構成,並且南邊有崁腳斷層經過。
斷層帶的破碎岩石以及鬆軟的頁岩層較易受侵蝕,在波浪、潮汐
與海流的沖蝕之下,堅硬的砂岩突出成野柳海岬,頁岩與
破碎斷層帶的翡翠灣海岸,則受侵蝕而凹入形成海灣,
曲折蜿蜒的海岸於焉成形。






野柳岬具備天然的岬灣地形,配合北方而來的
低溫潮流、赤道的黑潮,自古即是豐富的漁場。
故300年來的祖先墾殖歷史,從林姓家族始起,
發展出野柳漁村,延綿至今。




在東澳路尚未開通前,與野柳一山之隔的東澳往來只能在
狹小山路或海邊的險崖中通行。
在地人將野柳細分為「野柳邊」、「中社 (山仔邊)」、
以及「後沃」三個小聚落。





其中東澳及港東路之住民稱今日港西路一帶為「野柳邊」,
今日港東路一帶之當地人自稱為「中社」、崁頂一代則稱之為「山仔邊」。
由於當時龜吼路尚未開通,位於駱駝峰旁的東澳居民出入須取道
野柳 (今港東、港西),故而東澳又稱為「後沃」。





循野柳漁港邊的港東路往東澳漁港。
東澳漁港是眺望駱駝峰奇岩最佳的角度,
下午時分剛好襯著光,格外醒眼……







野柳當地地層主要為中新世野柳群大寮層,
分布於萬里區龜吼至萬里區國聖埔海灘,
主要由1000萬年至2500萬年前生成之厚層砂岩所構成,
顏色多呈青灰色或黃灰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