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出自佛學經典的《華嚴經》,佛曰:
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意思是:
從一朵花裡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
用一片葉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華嚴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
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





唯有「華嚴經」所講的,
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
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
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黃花槐 (學名:Senna surattensis (Burm. f.) Irwin & Barneby )
豆科 (Fabaceae) 決明屬 (Senna)。別名:黃槐,金鳳、槐、
豆槐、金藥樹、粉葉決明等。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澳洲,臺灣於 1903 年首先引進,
後又多次引進。台灣全島低海拔普遍栽培及逸出。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4~5米,幅寬2米。
羽狀複葉。小葉7~9對。花瓣寬,花徑約2厘米,
鮮黃色,花期9~12月。



花色形為總狀花序,十至二十朵,花冠五杖,
分離黃色花瓣,開花性良好, 花期特長全年能開花﹝3~12月﹞,
一年有兩年盛開期,盛開時黃花鮮艷 亮麗,綴滿全株。


花腋生,總狀繖房花序 ,著生於小枝的枝端。
莢果扁平、念珠狀、長7~ 9公分,1~2月成熟,種子黑褐色,約20至30顆。
黃槐能結莢果,初為綠色扁平,熟時轉為暗褐色,種子扁圓形,黑褐色。


由於樹形美麗,花期長,植栽容易,避蔭佳,
常做庭園樹及常見的行道樹,是庭園綠化美化的好樹材。

花期從晚秋到早春的黃槐,為涼爽的北台灣冬半季添上一襲鮮黃色的衣裳。
由於花期很長,可以看到花苞、盛開的花朵、板平的莢果同時出現在枝頭上,
是觀察植物開花過程的好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