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時代,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在江戶城丑寅(東北)方,

也就是所謂的鬼門,建立東叡山寛永寺。

之後,寛永寺與芝的增上寺並列為將軍家的墓所。

戊辰戰爭,堅守寛永寺的舊幕府軍彰義隊在此地遭到

新政府軍包圍殲滅(上野戰爭)、伽藍燒毀,這一帶成為廢墟。

1870年,前來上野視察醫學校與醫院預定地的荷蘭醫師博杜恩

向日本政府提出在此地建設公園,

之後於1873年被指定為日本第一座公園。

「上野公園」的町域除了本條目提到的動物園、博物館等設施外,

還包含了東京都立上野高等學校、台東區立忍岡中學校、護國院。

1871年10月作為日本文部省科學博物局的觀覽設施,

上野教育博物館設立於湯島聖堂之內。

1875年4月改稱為「東京博物館」,1877年1月新館的一部分完工,

改稱為「教育博物館」並以此年為博物館創立年。


1889年7月為高等師範學校之附屬並轉移到相鄰接的湯島聖堂之內,

1914年6月從東京高等師範處獨立,改稱為「東京教育博物館」。

1930年12月上野新館(現本館)建成。

1931年2月改稱為「東京科學博物館」。

1949年6月根據日本文部省設立法設立「國立科學博物館」。

國立科學博物館的設立目的,是「通過關於自然史的科學及其他

自然科學及其有關應用的調查、研究及有關這方面資料的收集、

保管(包括育成)以及公眾的公開閱覽」等活動,

以達到普及自然科學及社會教育之目的。

上野國立科學博物館設有生物進化、哺乳類進化、日本動植物、

礦物地質和人類等專題展出,有7000萬年前的珍貴展品──肉食恐龍之王

「暴龍」化石,相當吸引人注目,

另有南極探險的庫頁島犬「次郎」和「忠犬八公」的特製標本,

其他動植物標本皆有詳盡的科學人文知識介紹,

細細參觀,宛如閱讀一部豐富的百科全書。

國立科學博物館另設有科學技術發展史專區,

展示從古至今的各類計量和勞動工具,

其中又以「萬年時鐘」、江戶時代的換算天平,以及南極氣象站

所使用的火箭、人造衛星等等,最具代表性,

展覽內容非常豐富……

上野本館於2008年6月被指定為 重點 文化財產,

其部分藏品被指定為國家重點文化財產。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