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波山神社位於日本茨城縣筑波市筑波山,
主要奉祀西峰的筑波山大神(伊邪那岐命)和東峰的
筑波山女大神(伊邪那美命),是一座關東地區著名的神社。

這座神社以守護家宅安全、
促進婚姻和諧以及緣分圓滿而聞名,
吸引了眾多信眾來參拜。


這座神社歷史悠久,已有 3000 年的歷史,佔地約 370 公頃,
從山腰的拜殿一直延伸到山頂,面積相當廣大。






在攀登筑波山之前,許多人為了祈求安全登山而前來參拜神社,
可以說這裡也是筑波山的觀光景點之一。
因為位於男體山的山腳下,前往登山纜車站也非常便利。


由位於半山腰的筑波山神社拜殿出發,可選擇走登山道上山,
也能搭乘筑波山登山纜車(筑波山ケーブルカー)上山,輕鬆又快速,
纜車往返於宮脇駅(宮脇站)與筑波山頂駅(筑波山頂站)之間,
全長 1,634 公尺,高度差 495 公尺,全程 8 分鐘,
可直達山上的御幸ヶ原,到達山頂後,
可以欣賞四季花卉、遠眺關東平原的美景。







一般來說,
「築波山神社」一詞通常是指這個拜殿周圍的區域。
築波山神社的主要部分位於拜殿周圍,
但拜殿建於明治 8 年(1875 )的中禪寺遺址上。







最早的「筑波山神社」應是指男體山及女體山山頂上的神社。
在奈良時代,據說筑波山是常陸的代表山。

此外,從奈良時代末期到平安時代初期,
細藏宗的僧侶德一開設了筑波山寺,
即後來的筑波山千忍院中禪寺。




鐮倉時代初期,常陸國的守護者八田智家(織田氏祖先)的兒子
八郎義繼承了筑波國藏的名字,成為筑波別人。
這個筑波氏族(明玄)的後代後來被稱為筑波氏族,
負責筑波神社和中禪寺。



明治維新后,中禪寺因神道教和佛教的分離而被廢棄。
結果,許多寺廟被毀,但只有少數建築物倖免於難,
至今仍是文化財產。






此外,由於神道教和佛教的分離,筑波山神社被重建,
神社的主要部分是在中禪寺遺址之後形成的,
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戰後,被冊封為單獨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