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台地位於臺中盆地西側,為臺中盆地西側之天然屏障,

恰在臺灣西部海岸中段偏北,苗栗丘陵南側與彰雲嘉南沿海

大型平原之間。

清代《彰化縣志》記錄 :

「大肚山,在縣治北十里,遠望之樣似峨眉,與望簝山對峙。

山後秀淨,為猫霧拺一帶案山。山麓樹木陰翳,樵採者行歌互答。

郡志『肚嶺樵歌』是也。今則萌孽無存,已見濯濯矣」。

可見清代中葉以前大肚台地擁有豐厚的森林,

清中葉以後漢人大量移入,土也開發、薪材採取、木材使用

都造成森林分布萎縮,甚至消失。

台地北由大甲溪南岸,南至大肚溪北岸,南北長約20公里,

平均寬約7.5公里,長軸大致呈北北東向南南西延伸,

海拔高度大多在180公尺以上,最高點在台地中段高約310公尺,

在台地北側有海拔190-200公尺的公館面,

南側有海拔240-250公尺的坪頂面。

大肚山山麓是中部地區多數居民先人埋骨之所;

地理極佳處,有常是當地大家族的祖墳所在。

坪頂面對著南屯,風水極佳……

此間的張茂英墓占地極大,不知是哪個家族所有 ?

墓建於昭和年間,應是當地大戶人家。

按 : 台中市西屯、南屯一帶的廖姓家族姓氏會「轉換」,

在活著時姓「廖」,過世則改姓「張」,

祖先墓碑姓氏都是「張」,成為特殊的姓氏習俗,

但其中有一房則直接複姓為「張廖」,

不再變換姓氏,成為台灣奇特姓氏之一。

張廖氏始於福建省漳州府,根據族譜記載,

元末明初時,張愿仔為廖家所招贅,後來他只生一子,

為傳承二姓立下遺囑,表明

「子孫生當廖姓,以光母族,死當姓張,以存父姓」。

所以此墓主人張茂英,有可能應為廖茂英。

廖家祖先在清乾隆年間從福建韶安大舉渡台,

落腳在台中西屯一帶,為了凝聚宗族力量,

廖家祖先購置了大片的土地,

之後,多數多成為大地主……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