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公墓」百年以前,這片墓地的範圍更廣大,俗稱「鬼仔山」,
也有轉寫為「桂子山」、「魁斗山」等詞,還有統稱「大南門郊外墓地」、
「南郊」,日治時期的「桶盤淺及鹽埕墓地」、
戰後的「台南市第一公墓」等稱呼。
南郊墓地屬於台南台地南方櫻丘沙丘群的一部分地形,
丘巒疊翠、視野廣闊,有竹溪河谷蜿蜒流經。
即使是今日,依然能清楚體會李仙得所說的土塚、坡面
與峽丘是什麼樣子。
傳統習俗中,興建墳墓得審慎擇址,並請堪輿師觀察與詮釋
地理環境,以取得一塊能幫助後代運勢更興旺的風水寶地。
像南郊這片丘陵起伏、居高得水的地形,在形家眼中即有藏風聚氣之勢,
所以是離府城市街最近的風水寶地,
也很早就受台南地區華人移民作為絕佳的墓葬之處。
南山公墓被稱為台灣最早的墓葬群,
最早可追溯至南明(1624年)的曾振暘墓,
更是許多歷史名人的安眠之地,
例如清代進士施瓊芳、白色恐怖受難者施水環以及傳教士巴克禮等人,
墓園內也保存了難得的裝飾藝術及花磚。
南山公墓對台南人十分重要,
過去幾乎十個台南人就有九個半葬於此地,
甚至許多往中北部發展的家族,例如:台北大稻埕許姓家族及
開發彰化平原的吳郡山家族祖先也在此安眠。
過去南山公墓的面積遠大於今日,
在台南府城的城牆外即是墓葬區,
百年間隨著都市不斷擴張,縮減至目前樣貌。
日治時期,當局陸續徵收南郊墓地,規劃興建農圃、學校、
寺院、運動場、機場、海軍宿舍等建物,
成為府城新興的街廓。
所以南山公墓內有許多墓都是遷葬而來…….
清領時期,二重港隸屬臺南廳學甲堡溪底寮莊。
傳最早於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前一日,先遣陳一桂
等將士押運糧船,入漚汪溪(今將軍溪)登陸頭前寮。
其中陳一桂部將侯高居隨軍前來,卜居中洲西北部學仔內一帶。
其子侯志贊,遷至莊北部塭子內;二子侯志聯遷至莊東北部竹圍,
為二重港地區開發之始。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福建南安縣侯啟流兄弟,來臺依親族開墾。
兄侯啟流於莊中部建立三塊厝,弟侯雷公於莊南建七房。
清乾隆五年(1740),南安同族侯信佰來臺,卜居莊東南部,建後厝。
侯姓親族逐漸於此地組成聚落。
明末清初之際,二重港侯氏先祖,陸續卜居該地。
南安侯啟流派下居莊之中,分布於月眉池四周,建立三塊厝派系,
其中二房繁衍子孫最多。
傳至清光緒13年(1887) ,其派下侯振虎生有十子,人丁興旺,財力雄厚。
日治時,二重港侯振虎派下,七房侯基創立新復發布行,成為台南首富。
後有諸侄依親投靠發展,先合創新復成經營,一年後得利分家,
三房侯調獨營新復成,長房侯排另創新復茂,四房侯雨利另創新復興,
再後有六房侯朝宗之宗泰實業,
自此二重港侯振虎派下家族,均成巨富。
以家族師徒為基本,逐步形成台南幫財團,
與統一企業集團,為台灣十大財團之一。
另有國際紡織、亞洲合板、宗泰紡織,實力亦甚雄厚。
二重港為台南幫企業集團之原鄉。
台南幫是以二重港侯家為主體,師徒相傳,成就台南紡織及統一企業
兩大財團,為團結力極強之專業經理人團隊,頗具開創力企圖心,能逐步
開疆闢土發展工商版圖。
鼎盛時期,台灣十大財團占有其二。
老闆侯雨利與王永慶齊名,並稱南侯北王,
或稱台灣投資之神,實為台南幫祖師爺。
此墓即候雨利祖父母合葬之墓地。
按族譜所記 ;
侯振虎,本名侯虎,因係振字輩,故作侯振虎。
其夫人為陳東,即墓碑上所載侯門東娘陳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