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府詔安縣客家人廖朝孔帶領弟弟、堂弟等人來到台灣,
而後應張達京之邀在西屯一帶開墾。當時西屯區仍是平埔族群中的
巴則海族世居的地區。
1716年,曾作為總岸裡社的土官阿莫針對當時的諸羅縣知縣周鍾瑄
作為開墾的要求東至大山,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北至大溪,東南至阿里史,
西南至姑婆竽被和現在的西屯區上下石碑附近開墾。
這是官方文書中對西屯地區最早的開墾紀錄。
清道光年間,西屯村落開始發展形成市鎮,並且被稱為西大墩。
而在乾隆年中期西屯地區已經陸續開墾完成,並且在史籍中記錄了
西大墩、水堀頭、馬龍潭、港尾等地名。
在筏子溪西側與台灣大道南側一帶,當地有一個鄉土的地名「下七張犁」,
早期因先民拓墾的面積約有35 甲地,以一張犁耕作五甲地計算因而得名。
在乾隆中葉(西元1765 年間)漢番界址古圖已出現「七張庄」,
至今應有250 多年以上。
下七張犁原下七張犁莊、賴公厝(蓮峰堂)、
瓦厝底、虎寮埔、過溪仔,今協和里安和路、
啟聰學校(盲啞學校)附近一帶稱之。
張文通初入福建汀州府,而後子孫逐漸分布福建漳州府
南靖縣、平和縣境內,堂號為「馬堂」。
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南靖、平和縣境內的「馬堂張氏」各族派
子孫(約是第12世、13世)開始陸續有人遷入臺灣臺中的大雅區、
西屯區下七張犁、大肚台地東麓一帶。
筏子溪東西兩岸的橫山、西大墩、林厝、水堀頭與
下七張犁等村落,以張姓家族居多,張家祖廟每年定期
於農曆八月十六日舉行公祭祖先,
以傳統民宅來說,
位於安和路上的市定古蹟張家祖廟
與張家慶源堂與均具代表性,建築元素中的大木結構、
彩繪與雕塑均有可看性,
惟後者為私人宅院,
入內參訪應先徵得主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