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庫地名由來有三中說法:
第一種是說土庫位於23莊交易中心及通往鹿港、北港、
民雄、嘉義、台南之南北交通要道,尤其本鎮出產麻油、
土豆油、醬油、五榖、農產品等,居民建造許多土造穀倉,
故而得名。
第二種說法是由平埔族語音地名TUKU的拼音而來,
其發音又與早期農家的糊土的儲藏設施(土庫)諧音相近;
又以竹為支架外,塗糊土橢圓型,有四足的「土庫」,
又稱古亭笨,因而得名。
第三種說法則是說土庫昔日為鹿港通往北港、新港、民雄、嘉義、
台南必經要衝,沿路兩旁高聳,中央低窪,道路十分狹隘,乾燥
季節時塵土飛揚,每逢下雨天泥濘沒脛,人馬車輛行經黃吉崙莊
雙腳深陷泥沼,牛車輪帶動污泥黃土,會把旅客沾得滿衣褲腳,
有如穿著塗褲(台語是土庫),
於是順理成章以『塗褲莊』為地名。
「馬光厝」是馬光當地居民對這個聚落的稱呼。
位於雲林縣土庫鎮外圍區域的馬光厝農村,
是蒜頭、花生、玉米、蔥、高麗菜的大宗生產地。
傳統的馬光厝庄大致包含現在的東平、西平、
南平、北平四里,信仰中心為順安宮媽祖廟。
根據昭和8年(1933)台南州祠廟名鑑所載,該廟約建道光年間,
大正10年(1921)順安宮改建為磚造木柱式廟宇,昭和10年(1935)
始遷移至現址,現今順安宮廟內仍保存昭和10年秋月遷建落成時由
眾弟子所獻立的「護國庇民」匾。
可以看到,這裡的馬光厝寫成「馬公厝」,
然而這才是清代延續至日治時期的村庄名,
直到戰後才改成馬光厝。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馬公厝(馬光)、
山仔腳、瓦厝等,聚落中以張姓為主要姓氏;
張榮味的故鄉即此馬光厝………
隱身在販厝後面的張家古厝,
門額上有積善餘慶題字。
正身建築算是精彩,
只可惜屋頂已塌陷頹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