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鄉名由來,是寓意福建省移民新興之鄉。
此地早期屬於平埔巴布薩族馬芝遴社。
清康熙年間起,社番陸續招漢人移入開墾荒埔地,收取番大租。
後漢人漸多,馬芝遴社將海埔地讓與漢人開墾,
另在內地的番社(今番社村) 建立家園。
福興鄉移民大多來自福建泉州、廈門。
自明末清初,鹿港繁榮時期,陸續由鹿港及
王功一帶港口進入福興,
據族譜調查,康熙年間有南安縣梁弘丙等入墾今之福興、福南、二港一帶;
雍正年間,同安縣莊允燠、晉江縣柳岑等入墾。乾隆年間,南安縣梁文荷等及
晉江縣柳天鄰等入墾;乾隆53年,粘氏開基祖粘尚、粘粵等入墾今之粘厝庄。
大正9年(1920),官制革新,本鄉隸台中州彰化郡福興庄,
庄役場設於福興,管轄番社、橋頭、外埔、外中、三汴頭、大崙、
菜園角、福興、洪堀寮、鎮平、管嶼厝等11個大字,
及秀厝、西勢、同安、三和、阿力、麥嶼厝、粘厝等小字。
番婆村沿彰鹿路發展,此地原屬巴布薩族馬芝遴社,
後仍有平埔族婦人留居之故,乃稱之「番婆」。
村內有半路店、頂庄、下庄、番婆庄等聚落,
村南入口道路旁有一合院古厝,
正身名廳兩側柱面採用類似辰野風格的式樣,
格外地醒目及特別……
門額上書九牧傳芳,可知為林姓。
按 : 林氏始祖比干公遇難時,正妃媯氏甫孕三月,恐禍及,
遂攜婢四人避難於牧野長林之中,及期于石室中產一男取名泉。
周武王得天下,彰表比干忠烈,召其夫人及遺孤。
因泉生於長林石室,賜姓林名堅,拜為大夫,食采清河。
後命為三監,移封博陵公,子孫昌盛,支派播及九州。
堅公誕於淇水,地處古黃河之西,
該地古稱西河,故林姓稱「西河衍派」………
閩林十六世披公,唐天寶十一年登第,官臨汀別駕,有德政名聞闕下。
披生九子:葦、藻、著、薦、曄、蘊、蒙、邁、蔇皆登第,均任刺史,
世稱「唐九牧」,
閩林披公、尊公派下,均稱之「九牧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