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屬於平埔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域。清康熙年間起,社番陸續
招漢人移入開墾荒埔地,收取番大租。後漢人漸多,馬芝遴社將
海埔地讓與漢人開墾,另在內地的番社(番社村)建立家園。
麥厝村位於麥嶼厝橋右岸,是據說義和三圳還未興建前,
缺乏水利,地方大多種植小麥,因此得名。
村內有麥嶼厝、出水溝、海尾等聚落,
按: 由康雍,歷乾嘉以至光緒24年間,
濁水溪下游應在今舊虎尾溪及西螺溪間擺動,
光緒24年洪水後則轉而為以今日的西螺溪及其北之麥嶼厝溪
為主流,而以新虎尾溪為次,舊虎尾溪則因主流北趨,副加上人工
築堤的緣故而逐漸沒落。
此處的麥嶼厝溪實際上即今日的東螺溪,
參照1904年的台灣堡圖集可發現其當時的規模與西螺溪不相上下,
然而之後因人工開發的原故使麥嶼厝溪日漸縮小,
福興鄉漢人移民多半來自福建省泉州府(泉州、廈門)一帶,
遠自明末清初,鹿港繁榮時期,陸續由鹿港及王功一帶港口進入福興,
有些跟隨延平郡王鄭成功來台,初住沿海,漸入鄉內,開荒墾殖。
至雍正年間,台灣、福建兩地人民來往較密,
戶口逐年增加,擴散分佈於現在的福興鄉。
清朝末年,福興鄉隸屬於彰化縣馬芝遴堡。
大正9年(1920),官制革新,本地隸台中州彰化郡福興庄,
庄役場設於福興,管轄番社、橋頭、外埔、外中、三汴頭、大崙、菜園角、
福興、洪堀寮、鎮平、管嶼厝等11個大字,
及秀厝、西勢、同安、三和、阿力、麥嶼厝、粘厝等小字。
管嶼厝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
麥厝村、廈粘村、頂粘村、福寶村西南半部。
「管嶼厝」大字下有「管嶼厝」、「麥嶼厝」
、「粘厝」小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