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厝村位於麥嶼厝橋右岸,是據說義和三圳還未興建前,
缺乏水利,地方大多種植小麥,因此得名。
村內有麥嶼厝、出水溝、海尾等聚落,廟宇則有鎮安宮、
九天寺、正明宮、惠安宮、代天宮等。
清初,漢人逐漸由鹿港、王功,進入本地。
福興鄉移民大多來自福建泉州、廈門。
據族譜調查,
康熙年間有福建南安縣梁弘丙等入墾今之福興、福南、二港一帶;
雍正年間,同安縣莊允燠、晉江縣柳岑等入墾。
乾隆年間,南安縣梁文荷等及晉江縣柳天鄰等入墾;
乾隆53年,粘氏開基祖粘尚、粘粵等入墾今之粘厝庄………
大正9年(1920),官制革新,本地隸台中州彰化郡福興庄,
庄役場設於福興,管轄番社、橋頭、外埔、外中、三汴頭、大崙、
菜園角、福興、洪堀寮、鎮平、管嶼厝等11個大字,
及秀厝、西勢、同安、三和、阿力、麥嶼厝、粘厝等小字。
其中麥嶼厝即今麥厝村一帶。
鎮安宮在麥厝村歷史已有三十餘年,
是麥厝村村民的信仰中心,
供奉的神明就是張府夫人。
按廟內娟納人及管理人名冊多數為許姓人士,
可知該聚落子許姓為大宗。
村內最華美的三合院,
結合現代建築語彙,
一看便知是當地仕紳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