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腳鄉舊稱六家佃莊。
明永曆8年福建漳洲龍溪人 陳士政,招募佃農六人來此開墾。
河洛人把一人份叫做「一腳」,六人份叫 「六腳」,
六個佃農開墾之處就叫做「六腳佃」。
日治時期簡稱「六腳」。
日治初期,本鄉被分為灣內、六腳佃兩區,各設區役所。
1920年 台灣地方改制,廢區置莊,把灣內、六腳佃兩區為六腳莊,劃歸台南州東石郡。
戰後初期設置台南縣東石區六腳鄉,1950年改為嘉義縣六腳鄉。
六腳鄉在嘉義縣的西北方,東鄰新港鄉,西接東石鄉,
南隔朴子溪與太保、朴子交界,北隔北港溪與雲林縣水林鄉為界。
地名的起源,相傳是
明永曆八年(1654)漳州龍溪縣人陳士政等人招佃農六戶來開墾。
因「家」與「腳」兩字台語音同,附近居民就以「六腳佃」稱之。
聚落形成後直至日治時期,因信仰興建的池王廟也延留至今。
明永曆22年(1668年)時由林寬老、李達開墾,
因村落位於潭邊,故得潭仔墘之名,
墘是旁邊或附近的意思。
潭墘的地名由來,就是因為墾殖的先民,沿著村內數座
大池塘邊蓋起了住家,成為聚落之後,舊稱即為潭子墘,
現今稱為潭墘村。
因為這些大小池塘塘底的淤泥,十分適合燒製紅磚及屋瓦,帶動了村子興旺的窯業,
所以舊時有十七座磚窯。但1958年台灣的八七水災,整個村子被大水席捲,十幾間
的窯廠損失慘重,後逐漸不敵其它地方新式燒窯器械的引進,水災後十數年間一一關廠,
目前村里仍保有廢棄的窯洞,部分遺跡內仍有燒製的磚頭。
聚落後期以陳、侯兩姓佔多數人口,由於陳、侯、廖、周等姓都有公廳,
所以聚落內部有數個小地名,例如:姓周巷是周姓宗族聚居地區。
大坵園位於潭墘村北部地帶,侯姓祖先(侯仔堆)來此開耕時,
為一大片面積,一甲五分多的大旱園,故名。
崙仔頂是潭墘地區最西南方的居點,
為潭墘村西通往六腳、中溝,南達溪墘厝的出入門戶。
昔日此地原有一小沙崙,村落因居此地勢較周圍高,故得名。
亦為侯姓之集中住居區。
池王廟創建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
侯墩發起鳩資二百六十元,創設廟宇,例年定六月十八日祭典。
戰後,信仰復興,廟貌日感陋舊,當任村長陳宗瑞,發起集金,
於民國四十六年(1957),加以油漆刷新,並增建拜亭,
成為現在之廟貌………
巷道內的侯家古厝,
山牆上有漂亮的泥塑,其中也有以姓氏來塑造的,
清楚知道該宅即為侯姓所有。